中国人与日本人(2)(2/2)
《林语堂谈人生》作者:林语堂 2017-04-13 16:41
以及中国人的民主观念。这些特性是连结在一起的。日本人有的是较中国更大的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更严格的纪律,更大的生活下去的决心,以及——这里是一个惊人的结果——更墨守礼法。日本人比较忙碌,可是中国人比较智慧。
我有这样的见解,也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当你要探求深邃的创作力——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工作的最后的试验——日本人在这一方面的成绩却很令人失望。然而,一个民族并不需要深邃的创作力才能生活下去,因为世界上尽有许多人缺乏深邃和创作力,可是却生活得很顺适。我所说的是关于那些文化上的较奢侈的现象。在艺术上,有一种现象便是:许多日本人的东西是可爱的,而很少是美丽的。日本人了解精巧这一点,一种偏狭的精巧,他们也许要比任何的国家更为了解小型的,细小的,轻的,极小的东西的美点,可是我仍旧要在他们的艺术里找寻一种对神秘的深邃和伟大的感想。据我的一般印象看来,一切都是像他们的木屋那样轻浮而不稳固。
这个“明理的精神”一语——那精神上圆熟之母——究竟能解释上面所举出的异点吗?也许它能够的。日本人的好战精神,日本人的决心,日本的对皇帝的热烈的忠诚,以及日本人的高度的民族主义,便是缺乏明理精神的表现。一个明理的人决不会好战的;一个明理的人决不会坚决的;一个明理的人决不会狂热的。
中国人太明理了,所以不会好战;太明理了,所以不会坚决;太明理了,所以不会赞成任何一种狂热;而且太明理了,所以不会成一个十足完美的人。中国言语中,两方面争执时最动人的一句话便是:“这个有理吗?”承认不合理的一方面便已经是失败了。
我有这样的见解,也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当你要探求深邃的创作力——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工作的最后的试验——日本人在这一方面的成绩却很令人失望。然而,一个民族并不需要深邃的创作力才能生活下去,因为世界上尽有许多人缺乏深邃和创作力,可是却生活得很顺适。我所说的是关于那些文化上的较奢侈的现象。在艺术上,有一种现象便是:许多日本人的东西是可爱的,而很少是美丽的。日本人了解精巧这一点,一种偏狭的精巧,他们也许要比任何的国家更为了解小型的,细小的,轻的,极小的东西的美点,可是我仍旧要在他们的艺术里找寻一种对神秘的深邃和伟大的感想。据我的一般印象看来,一切都是像他们的木屋那样轻浮而不稳固。
这个“明理的精神”一语——那精神上圆熟之母——究竟能解释上面所举出的异点吗?也许它能够的。日本人的好战精神,日本人的决心,日本的对皇帝的热烈的忠诚,以及日本人的高度的民族主义,便是缺乏明理精神的表现。一个明理的人决不会好战的;一个明理的人决不会坚决的;一个明理的人决不会狂热的。
中国人太明理了,所以不会好战;太明理了,所以不会坚决;太明理了,所以不会赞成任何一种狂热;而且太明理了,所以不会成一个十足完美的人。中国言语中,两方面争执时最动人的一句话便是:“这个有理吗?”承认不合理的一方面便已经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