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静默的时刻:格言优秀作者十年珍藏版 第十八章(2)
《那些静默的时刻》作者:《格言》签约作家十年典藏… 2017-04-13 16:35
那些静默的时刻:格言优秀作者十年珍藏版 第十八章(2)
办好捐献手续后,张明终于舒了长长的一口气,最后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她可以安然地离去了。她的妈妈哭得如泪人一样,可是她不哭,她说怕哭坏眼睛,她要留下最明亮的眼睛;她担心吃药会影响捐角膜质量,生前最后一周拒绝打针吃药,虽然有时痛得不行,可是她咬着牙坚持着。
5月8日9时20分,张明微笑着闭上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急诊科抢救间顺利地取下了张明的一对眼角膜,工作人员握住张明母亲的双手,郑重地告诉她,这是一对优质的眼角膜,至少可使3个人重见光明。他们代表中国红十字事业以及将来的受助者,向张明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那美丽的眼角膜被装在特殊的器皿中由她丈夫双手捧着送到眼科手术室。之后,妻子那美丽的眼角膜被顺利地移植在另一双美丽的眼睛中。于是,又一双眼睛美丽地亮了起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女儿看到患者用上了母亲的眼角膜复明时,她似乎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母亲的影子。她知道,妈妈是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眼睛是人类的指明灯,母亲的眼睛将照亮她前进的道路。妈妈没有离开,妈妈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心明眼亮的人!
一个日本人的心愿/苗向东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岛要到日本本土的繁忙都市神户非常不方便。有很多人都建议,要是能建一座桥连接四岛与神户就好了。这个建议不知有多少人曾经提出过,也不知提了多少年、多少次,可是都没有落实。没办法,大家只好乘船渡海。
1955年5月11日,加藤托本的儿子要出去,于是坐上了“日云号”轮渡,当时这艘船载有180多名乘客,凌晨5点从神湖出发,穿越明石海峡,到对面的九州岛上去,6时45分,“日云号”和另一艘轮渡发生严重碰撞,致使168名乘客死亡,数十人受伤。
61岁的加藤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他此前患了不育症,13岁的小加藤是他的所有希望,失去儿子,面临着家门中断。那一刻他也不想活了,就在他准备死那刻,他似乎看到了儿子在呼唤着他:“爸爸,救救我!”为了“救”儿子,以及更多的人避免出现类似的惨剧,他决定要用有生之年,做一件事,建一座桥。
听了他的想法,有人说他是“疯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说:“你一介贫民,别操那个心吧。”其他死难者忙着与日本政府就赔偿抚恤金的多少展开争论。加藤却强烈要求政府在神户和四岛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以避免今后类似“日云号”悲剧的发生。
这次惨剧在日本政坛也确实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于是一些议员也站出来伸援加藤。但是面对这个要求,日本政府也不敢怠慢,于是成立了一个小组,对建桥进行可行性论证。结果算出建桥需要43亿美元。一看到这如天文数字的经费,政府有难言之语,政府百废待兴,没有钱啊。加藤说:“我不要抚恤金了,捐出来用于建桥。”可是赔他的钱只有4万多美元,如果为了个人生活,还算挺多的,可是要是建桥,官员生气地说:“你这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啊!”可加藤强调说:“我不管,只要你们真心为老百姓着想,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办好捐献手续后,张明终于舒了长长的一口气,最后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她可以安然地离去了。她的妈妈哭得如泪人一样,可是她不哭,她说怕哭坏眼睛,她要留下最明亮的眼睛;她担心吃药会影响捐角膜质量,生前最后一周拒绝打针吃药,虽然有时痛得不行,可是她咬着牙坚持着。
5月8日9时20分,张明微笑着闭上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急诊科抢救间顺利地取下了张明的一对眼角膜,工作人员握住张明母亲的双手,郑重地告诉她,这是一对优质的眼角膜,至少可使3个人重见光明。他们代表中国红十字事业以及将来的受助者,向张明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那美丽的眼角膜被装在特殊的器皿中由她丈夫双手捧着送到眼科手术室。之后,妻子那美丽的眼角膜被顺利地移植在另一双美丽的眼睛中。于是,又一双眼睛美丽地亮了起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女儿看到患者用上了母亲的眼角膜复明时,她似乎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母亲的影子。她知道,妈妈是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眼睛是人类的指明灯,母亲的眼睛将照亮她前进的道路。妈妈没有离开,妈妈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心明眼亮的人!
一个日本人的心愿/苗向东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岛要到日本本土的繁忙都市神户非常不方便。有很多人都建议,要是能建一座桥连接四岛与神户就好了。这个建议不知有多少人曾经提出过,也不知提了多少年、多少次,可是都没有落实。没办法,大家只好乘船渡海。
1955年5月11日,加藤托本的儿子要出去,于是坐上了“日云号”轮渡,当时这艘船载有180多名乘客,凌晨5点从神湖出发,穿越明石海峡,到对面的九州岛上去,6时45分,“日云号”和另一艘轮渡发生严重碰撞,致使168名乘客死亡,数十人受伤。
61岁的加藤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他此前患了不育症,13岁的小加藤是他的所有希望,失去儿子,面临着家门中断。那一刻他也不想活了,就在他准备死那刻,他似乎看到了儿子在呼唤着他:“爸爸,救救我!”为了“救”儿子,以及更多的人避免出现类似的惨剧,他决定要用有生之年,做一件事,建一座桥。
听了他的想法,有人说他是“疯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说:“你一介贫民,别操那个心吧。”其他死难者忙着与日本政府就赔偿抚恤金的多少展开争论。加藤却强烈要求政府在神户和四岛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以避免今后类似“日云号”悲剧的发生。
这次惨剧在日本政坛也确实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于是一些议员也站出来伸援加藤。但是面对这个要求,日本政府也不敢怠慢,于是成立了一个小组,对建桥进行可行性论证。结果算出建桥需要43亿美元。一看到这如天文数字的经费,政府有难言之语,政府百废待兴,没有钱啊。加藤说:“我不要抚恤金了,捐出来用于建桥。”可是赔他的钱只有4万多美元,如果为了个人生活,还算挺多的,可是要是建桥,官员生气地说:“你这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啊!”可加藤强调说:“我不管,只要你们真心为老百姓着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