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静默的时刻:格言优秀作者十年珍藏版 第十四章(2)(2/2)
《那些静默的时刻》作者:《格言》签约作家十年典藏… 2017-04-13 16:35
每一句话、做下的每一件事负责,人不这样,怎么能活成个顶天立地的人呢?”
品味着父亲的话,陡然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一步跨过了孩提和成年的界线,变成了一个说话掷地有声,对自己所言所行负责的汉子。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这特殊的成年仪式,在村头的老槐树下,12只鸡,24元钱,还有父亲那慈爱而严肃的脸,那随风飞向远方的一句句朴实而铿锵的话……
心读/李雪峰
父母是个不识字的乡下人,他说那些印得密密麻麻的书是爬满了一张又一张纸的黑蚂蚁,我被母亲拧着胳膊送进村北的学校时,父亲呸地在院中间淬了一口唾沫说:“不上学堂认识几个黑蚂蚁,想和老子一样当个睁眼瞎呀!”
父亲的确是个“睁眼瞎”。我入学没几天,刚刚认识几个“黑蚂蚁”,就在他面前卖弄起来了,常常现炒现买把学校刚学的字儿歪歪扭扭写在父亲的脚旁,摇头晃脑地炫耀,而父亲总是围着我写的字扭来看去,满脸喜气地直嚷嚷:“咱娃子能学蚂蚁爬了。”他眉开眼笑的,像叫花子捡了个大元宝。有一次,我将父亲的名字写在地上,问蹲在一旁的父亲说:“爹,你猜我写的这几个字是啥字儿?”父亲装模作样地伸着脖子眯着眼看了又看说:“这不是公蚂蚁在撵母蚂蚁?”我听了,就忍不住咧开嘴巴笑起来,不屑地说:“就自己的名字都不识得,还硬说公蚂蚁母蚂蚁的。”接着我就用脚尖点着那3个字,一字一顿地大声念起了父亲的名字,父亲一听就火了,忽地站起来说:“反了你啦,敢用脚尖踢俺的大号!”我一溜烟似地跑出了院子。
寒假的时候,学校给我发了一张奖状,父亲爱不释手地将那张红色的奖状翻天覆地,看来看去,兴奋地对母亲说:“咱娃子都得回奖状了,还不赶紧搅一碗浆子,让俺把奖状贴上!”我疯着出去玩耍,回来一看,气得直跺脚,奖状倒是贴上了,可父亲竟把奖状贴倒了,父亲明白后,不好意思地一个劲儿地搓着一双老手说:“瞧你妈和俺这两个睁眼瞎,连奖状的头脚都分不清楚哩!”
但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却爱读字儿,每到村头的井上挑水,或下田到地里做活儿,见了树干上,电杆上或墙壁上贴了一张写满字儿的红纸,父亲便会走过去,装模作样地读一读,我问父亲说:“你大字不识半个,那红纸上写的啥你能读出来?”父亲说:“我咋能连这个也不会读?那红纸上写的是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读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我笑父亲,其实这在我们老家是3岁小孩儿都能一气背诵上来的东西,村里谁家小孩闹夜,哭得不睡觉,家里人没办法了,就会买上几张红纸,写上这样的顺口溜,贴在人来人往要道的墙上,树上或电杆上,让路人去读。风俗上说,只要每个过路的人能过去面对红纸多读几遍,那家的孩子便不会闹夜了,父亲见了这样的红纸,不管多忙多焦急,总会踱过去,面对着红纸表情严肃摇头晃脑地读3遍。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随父亲去镇上,见路旁的电线杆上又贴了一张这样的红纸,父亲走过去,装模作样地大声读了3遍后,又招呼我说:“你也过来,对着红纸读3遍。”我梗着脖子,不理睬父亲,我才不屑去读这种可笑的街头球艺呢。
品味着父亲的话,陡然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一步跨过了孩提和成年的界线,变成了一个说话掷地有声,对自己所言所行负责的汉子。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这特殊的成年仪式,在村头的老槐树下,12只鸡,24元钱,还有父亲那慈爱而严肃的脸,那随风飞向远方的一句句朴实而铿锵的话……
心读/李雪峰
父母是个不识字的乡下人,他说那些印得密密麻麻的书是爬满了一张又一张纸的黑蚂蚁,我被母亲拧着胳膊送进村北的学校时,父亲呸地在院中间淬了一口唾沫说:“不上学堂认识几个黑蚂蚁,想和老子一样当个睁眼瞎呀!”
父亲的确是个“睁眼瞎”。我入学没几天,刚刚认识几个“黑蚂蚁”,就在他面前卖弄起来了,常常现炒现买把学校刚学的字儿歪歪扭扭写在父亲的脚旁,摇头晃脑地炫耀,而父亲总是围着我写的字扭来看去,满脸喜气地直嚷嚷:“咱娃子能学蚂蚁爬了。”他眉开眼笑的,像叫花子捡了个大元宝。有一次,我将父亲的名字写在地上,问蹲在一旁的父亲说:“爹,你猜我写的这几个字是啥字儿?”父亲装模作样地伸着脖子眯着眼看了又看说:“这不是公蚂蚁在撵母蚂蚁?”我听了,就忍不住咧开嘴巴笑起来,不屑地说:“就自己的名字都不识得,还硬说公蚂蚁母蚂蚁的。”接着我就用脚尖点着那3个字,一字一顿地大声念起了父亲的名字,父亲一听就火了,忽地站起来说:“反了你啦,敢用脚尖踢俺的大号!”我一溜烟似地跑出了院子。
寒假的时候,学校给我发了一张奖状,父亲爱不释手地将那张红色的奖状翻天覆地,看来看去,兴奋地对母亲说:“咱娃子都得回奖状了,还不赶紧搅一碗浆子,让俺把奖状贴上!”我疯着出去玩耍,回来一看,气得直跺脚,奖状倒是贴上了,可父亲竟把奖状贴倒了,父亲明白后,不好意思地一个劲儿地搓着一双老手说:“瞧你妈和俺这两个睁眼瞎,连奖状的头脚都分不清楚哩!”
但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却爱读字儿,每到村头的井上挑水,或下田到地里做活儿,见了树干上,电杆上或墙壁上贴了一张写满字儿的红纸,父亲便会走过去,装模作样地读一读,我问父亲说:“你大字不识半个,那红纸上写的啥你能读出来?”父亲说:“我咋能连这个也不会读?那红纸上写的是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哭夜郎,过路君子读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我笑父亲,其实这在我们老家是3岁小孩儿都能一气背诵上来的东西,村里谁家小孩闹夜,哭得不睡觉,家里人没办法了,就会买上几张红纸,写上这样的顺口溜,贴在人来人往要道的墙上,树上或电杆上,让路人去读。风俗上说,只要每个过路的人能过去面对红纸多读几遍,那家的孩子便不会闹夜了,父亲见了这样的红纸,不管多忙多焦急,总会踱过去,面对着红纸表情严肃摇头晃脑地读3遍。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随父亲去镇上,见路旁的电线杆上又贴了一张这样的红纸,父亲走过去,装模作样地大声读了3遍后,又招呼我说:“你也过来,对着红纸读3遍。”我梗着脖子,不理睬父亲,我才不屑去读这种可笑的街头球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