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第一(10)(2/2)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丈夫掩盖过错,在哪本书中有记载呢?真的有实际根据吗?
孟子说:“全部相信书上说的,还不如没有书。”这句话是针对《尚书》中的“武成”一篇而说的。经书、史书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戏曲呢?凡是阅读剧本时一定要考究其中的事情是从何而来,里面的人物是住在何地的人,如果都是说梦的痴人,可以不回答他们。然而作者写作,又不应完全抱着这样的观点。如果写当前的事,没有什么可以考究的,那么不但其中的事情可以虚构,而且里面人物的姓名也可以凭空捏造,这就叫虚构就虚构到底。如果用以前的事情作为主题,因为其中有一位古人很出名,那么整场戏的角色就都要用古人,一个姓名也捏造不得;剧本里的人所做的事,又必须根据书中记载,每件事都可以考证,虚构一件都不行。
不是用古人的姓名困难,而是让人物与整场戏的角色共同行事困难;不是查找古人的事迹困难,而是让事情与这场戏的情节贯串起来合为一个整体困难。我既然说过剧本中所写的事情没有真实的,大部分是寓言,为什么又说姓名、事实必须要有根据呢?要知道古代的人写古代的事容易,现在的人写古代的事情就困难。古代的人写古代的事,好比现在的人写现在的事,不是作者不担心别人考证,而是没有可以考证的地方。这些作品传到现在,其中的人物和事件,观众在心中记得都很熟,想欺骗观众也欺骗不了,所以写古代的事,一定要有根有据。这就是真实就要真实到底。如果用一两位古人作主角,因为没有配角,就虚构姓名来代替,那么就会虚构不像虚构,真实又不像真实,写剧本的人就要出丑了。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孟子说:“全部相信书上说的,还不如没有书。”这句话是针对《尚书》中的“武成”一篇而说的。经书、史书尚且是这样,更何况戏曲呢?凡是阅读剧本时一定要考究其中的事情是从何而来,里面的人物是住在何地的人,如果都是说梦的痴人,可以不回答他们。然而作者写作,又不应完全抱着这样的观点。如果写当前的事,没有什么可以考究的,那么不但其中的事情可以虚构,而且里面人物的姓名也可以凭空捏造,这就叫虚构就虚构到底。如果用以前的事情作为主题,因为其中有一位古人很出名,那么整场戏的角色就都要用古人,一个姓名也捏造不得;剧本里的人所做的事,又必须根据书中记载,每件事都可以考证,虚构一件都不行。
不是用古人的姓名困难,而是让人物与整场戏的角色共同行事困难;不是查找古人的事迹困难,而是让事情与这场戏的情节贯串起来合为一个整体困难。我既然说过剧本中所写的事情没有真实的,大部分是寓言,为什么又说姓名、事实必须要有根据呢?要知道古代的人写古代的事容易,现在的人写古代的事情就困难。古代的人写古代的事,好比现在的人写现在的事,不是作者不担心别人考证,而是没有可以考证的地方。这些作品传到现在,其中的人物和事件,观众在心中记得都很熟,想欺骗观众也欺骗不了,所以写古代的事,一定要有根有据。这就是真实就要真实到底。如果用一两位古人作主角,因为没有配角,就虚构姓名来代替,那么就会虚构不像虚构,真实又不像真实,写剧本的人就要出丑了。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