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闲情偶寄章节目录 > 结构第一(3)

结构第一(3)(2/2)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来建造的而重新建造,房子没有建成就要先毁掉了。就像在路边盖房,同时拥有建造几座房子的资金,却不能够建造出一厅一室。因此戏曲作者不应仓促忙于动笔。在写作之前要先想好框架,然后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有奇特的事情,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没有命题不好却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并且文采优美的文章。我曾经读过当今附庸风雅的人写的戏曲作品,可惜他们惨淡经营、用心良苦写出来的戏曲,却不能拿去配乐演唱。这不是因为音律的问题,而是没有把结构规模安排好。

    曲词的文采似乎可以放到后边说,而我也把它放在音律之前说,是因为它有才能和技能的分别。文采稍微突出的人,就号称是人才;特别精通音律的人,始终只是一个精通技艺的人。师旷只能欣赏音律,不能创作音律;李龟年只能按别人填好的曲词演唱,不能自己创作曲词。如果让他们与擅长作曲又会作词的人同居一堂,那他们必定会坐在最末席位。事情极为细小也不能不严格对待,这就是一个例子。

    ○戒讽刺

    【原文】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刀能杀人,人尽知之;笔能杀人,人则未尽知也。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人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凶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予请深言其故。

    何以知之?知之于刑人之际。杀之与剐,同是一死,而轻重别焉者。以杀只一刀,为时不久,头落而事毕矣;剐必数十百刀,为时必经数刻,死而不死,痛而复痛,求为头落事毕而不可得者,只在久与暂之分耳。然则笔之杀人,其为痛也,岂止数刻而已哉!

    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铎①,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由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出。

    后世刻薄之流,以此意倒行逆施,借此文报仇泄怨。心之所喜者,处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变以净丑之形,且举千百年未闻之丑行,幻设而加于一人之身,使梨园习而传之,几为定案,虽有孝子慈孙,不能改也。

    噫,岂千古文章,止为杀人而设?一生诵读,徒备行凶造孽之需乎?苍颉造字而鬼夜哭,造物之心,未必非逆料至此也。凡作传奇者,先要涤去此种肺肠,务存忠厚之心,勿为残毒之事。以之报恩则可,以之报怨则不可;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人谓《琵琶》一书,为讥王四而设。因其不孝于亲,故加以入赘豪门,致亲饿死之事。何以知之?因“琵琶”二字,有四“王”字冒于其上,则其寓意可知也。噫,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