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闲情偶寄章节目录 > 制度第一(8)

制度第一(8)(2/2)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钉在图案上。鼎和炉子、瓶子本身都是铜器,漆器上的图案还要模仿,何况是真的铜器呢?不用说也是像极了。鼎的中心装一个小孔,旁边装两个小纽,使抽屉关紧的时候,铜闩从里面伸出来,跟纽相平,闩和纽上都有眼,加上一个寸金小锁,就像鼎上原本就有的东西,虽然加了一个东西也跟没有加上一样。锁是锁上了,拉开抽屉的时候,手上抓着什么呢?这不是便于关而难于开吗?不是的。瓶子和炉子上面,原本应该有耳,在上面加上两枚铜环,抓着这个做柄,那么开抽屉就不用费力了。这是规划正面的方法。铜门既然从里面出来,必定在后面生根,不能不透出木匣背面。这样一块铜皮和补缀连接的痕迹,就都不能掩盖了。怎么才能像天然做成的呢?背面所雕的花卉中,菊花处在中间,菊花的颜色大多是黄色的,跟铜相似,就用几层铜皮,剪成一朵千层菊,让暗门透出的地方,穿到菊花里面,胶粘牢固。这样就根深蒂固,还有什么能摇动呢?我在这件东西上面,纯粹是用天然的方便的而没有人力的雕琢,就像有鬼物藏在里面,通过我的手来达到这种特别的效果一样。

    制作好之后,工匠跟我说:“福建做漆雕已经有几百年了。四面八方来购买的人也不计其数。从来没见过设计像今天这件东西这么巧妙的,请您允许我推行这种方法,使这种方便能为大众享受到。”我说:“先等一等。等我新书写好,再推广也不晚。我担心世人先看见实物再看见我的书,不知是什么人创始的,反而说我是抄袭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不是成了不白之冤了吗?”工匠是谁呢?一个姓魏叫兰如,另一个姓王叫做孟明。福建雕漆最好的,当推这两个人。虽然我自己不动手,但善于指导别人,轻视钱财而喜欢结交朋友,也是风雅的人。

    ○古董

    【原文】

    是编于古董一项,缺而不备,盖有说焉。崇尚古器之风,自汉魏晋唐以来,至今日而极矣。百金贸一卮,数百金购一鼎,犹有病其价廉工俭而不足用者。常有为一渺小之物,而费盈千累万之金钱,或弃整陌连阡之美产,皆不惜也。夫今人之重古物,非重其物,重其年久不坏;见古人所制与古人所用者,如对古人之足乐也。若是,则人与物之相去,又有间矣。

    设使制用此物之古人至今犹在,肯以盈千累万之金钱与整陌连阡之美产,易之而归,与之坐谈往事乎?吾知其必不为也。予尝谓人曰:物之最古者莫过于书,以其合古人之心思面貌而传者也。其书出自三代,读之如见三代之人;其书本乎黄虞,对之如生黄虞之世;舍此则皆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