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第二(1)(2/2)
《闲情偶寄》作者:(清)李渔 2017-04-13 16:11
亲近,这真是个好方法。无奈的是这些日子,茶坊酒馆,都是这样用竹篱笆的,有花就用它来扶植花,没有花也用它来代替墙壁。这种风气从扬州开始,现在逐渐影响到其他的地方了。街市是这样,高人韵士的居所,千万不能这样。躲避街市的人,并不是躲避街市,而是躲避城市里劳碌熙攘的情形、锱铢必较的陋习。看见街市里有的东西,就像身处街市当中,在住的地方见得多了这些东西就会改变性情,这是应该避免的理由。
就像前人取别号,常用“川”、“泉”、“罕、“宇”等字,开始的时候当然新奇、雅致,后来商人们也家家效法,户户模仿,以至于街市的招牌上所写的姓名,不是“川”,就是“泉”,不是“罕,便是“宇”,因此避俗的人,不得不像去除污物那样除掉那些字。最近士大夫们,都用“斋”、“庵”二字,非常适合。只是担心用的人太多,又会落入从前的俗套,这样今天的“斋”、“庵”未必不像前日的“川”、“泉”、“罕、“宇”那样泛滥。虽说名字会因为人变得重要,人不会因为名字变得重要,但也有主从关系,已经名噪天下的人可以继续这样做,但各位还没出名的好像应该稍加变化。
有人问:种花如果不用篱笆,难道任凭它在地上滋长蔓延吗?我说不是这样,篱笆仍然要用,只是要把式样稍加改变。即使不能保证以后的街市会不会又变成今天的园圃,但能新一天是一天,能异一时是一时。但愿那些商人们的性情会因为崇尚流行的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变也不要求全变,市井的观念不可以没有,垄断的想法不可以有。谋求应得的利益,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才是人间的真正隐士。如果是这样,那么高人雅士都会乐意与他们交游了,又何必想方设法逃避街市的生活呢?花篱笆的格式有三种,列在《藤本》的后面。
就像前人取别号,常用“川”、“泉”、“罕、“宇”等字,开始的时候当然新奇、雅致,后来商人们也家家效法,户户模仿,以至于街市的招牌上所写的姓名,不是“川”,就是“泉”,不是“罕,便是“宇”,因此避俗的人,不得不像去除污物那样除掉那些字。最近士大夫们,都用“斋”、“庵”二字,非常适合。只是担心用的人太多,又会落入从前的俗套,这样今天的“斋”、“庵”未必不像前日的“川”、“泉”、“罕、“宇”那样泛滥。虽说名字会因为人变得重要,人不会因为名字变得重要,但也有主从关系,已经名噪天下的人可以继续这样做,但各位还没出名的好像应该稍加变化。
有人问:种花如果不用篱笆,难道任凭它在地上滋长蔓延吗?我说不是这样,篱笆仍然要用,只是要把式样稍加改变。即使不能保证以后的街市会不会又变成今天的园圃,但能新一天是一天,能异一时是一时。但愿那些商人们的性情会因为崇尚流行的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变也不要求全变,市井的观念不可以没有,垄断的想法不可以有。谋求应得的利益,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才是人间的真正隐士。如果是这样,那么高人雅士都会乐意与他们交游了,又何必想方设法逃避街市的生活呢?花篱笆的格式有三种,列在《藤本》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