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太阳、月亮和夜(3)(2/2)
《小闲事》作者:赵瑜 2017-04-13 15:54
问:“这文章的末尾,你在后面加上四句,是什么意思?——时大夜弥天,唔……”
“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鲁迅先生看见郁达夫说得有些生硬,便很顺溜地接着念了下去。
“是的,就是这四句文章,你是什么意思?”郁达夫又补问了一句。
鲁迅深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团雾,慢悠悠地说:“那是我有意刺高长虹的!高长虹自称是太阳,说景宋是月亮,而我呢,他却谥之为黑暗,是黑夜。他追求景宋,他说太阳在追求月亮,但月亮却投入黑夜的怀抱中,所以他在那里诅咒黑夜。”
可是,比较好笑的是,解放后,十一个写作组写出的《鲁迅传》,在叙述鲁迅在广东以及将要离开广东的一段时,有这样的一段记载:“9月10日,是1927年的中秋节,明月下的珠江显得特别凄清、冷寂。这天晚上,鲁迅校完了《唐宋传奇集》。在《序例》后,他豪迈而含蓄地写道:‘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短短数语,洋溢着独立于险恶环境中的凛然之气,表达了对凶残的敌人极度的蔑视,形象地概括了‘四?一五’以后他在广州的生活背景和战斗风貌。”
在建国初年,这种把鲁迅无限政治化和神化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但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鲁迅的生活和细节被无限地发掘出来,被神化了的鲁迅先生随着这些细节的逐渐饱满,而越来越走近人群,成为一个孩子气十足的普通人,成为一个爱憎分明心存善意的文人,成为一个恋爱中犹豫不决,需要许广平给他一束光才能找到路径的普通人。
呵呵,大夜弥天,月亮如璧,咬人的蚊子不知道“啮镞法”,只能一声叹息。这讽刺实在是隐约,又好玩。终究,鲁迅是一个好玩的人。
“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鲁迅先生看见郁达夫说得有些生硬,便很顺溜地接着念了下去。
“是的,就是这四句文章,你是什么意思?”郁达夫又补问了一句。
鲁迅深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团雾,慢悠悠地说:“那是我有意刺高长虹的!高长虹自称是太阳,说景宋是月亮,而我呢,他却谥之为黑暗,是黑夜。他追求景宋,他说太阳在追求月亮,但月亮却投入黑夜的怀抱中,所以他在那里诅咒黑夜。”
可是,比较好笑的是,解放后,十一个写作组写出的《鲁迅传》,在叙述鲁迅在广东以及将要离开广东的一段时,有这样的一段记载:“9月10日,是1927年的中秋节,明月下的珠江显得特别凄清、冷寂。这天晚上,鲁迅校完了《唐宋传奇集》。在《序例》后,他豪迈而含蓄地写道:‘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短短数语,洋溢着独立于险恶环境中的凛然之气,表达了对凶残的敌人极度的蔑视,形象地概括了‘四?一五’以后他在广州的生活背景和战斗风貌。”
在建国初年,这种把鲁迅无限政治化和神化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但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鲁迅的生活和细节被无限地发掘出来,被神化了的鲁迅先生随着这些细节的逐渐饱满,而越来越走近人群,成为一个孩子气十足的普通人,成为一个爱憎分明心存善意的文人,成为一个恋爱中犹豫不决,需要许广平给他一束光才能找到路径的普通人。
呵呵,大夜弥天,月亮如璧,咬人的蚊子不知道“啮镞法”,只能一声叹息。这讽刺实在是隐约,又好玩。终究,鲁迅是一个好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