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迭起的争论,如何结束(1)(2/2)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作者:智仁 2017-04-13 15:53
国面临的革命将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对于俄国发展的道路问题,马克思持审慎的态度。在1877年末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他在批评米海洛夫斯基曲解他的学说时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他的这种表述避免作出直接的明确的结论,但他已注意到并建议民粹派思想家考虑俄国已出现的“成为资本主义民族”的趋势。不过,马克思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它是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才被发现的。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俄国出现革命形势的条件下,俄国革命者中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和村社在未来发展中的地位进行着探讨和争论。他们都希望听到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意见。1880年,莫罗佐夫曾以民意党执行委员会的名义请求马克思发表一篇关于俄国公社问题的著作。1881年2月,由于对沃龙佐夫不久前在《祖国纪事》上发表的一篇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在俄国没有基础的文章看法不一,查苏利奇代表流亡的革命者给马克思写信,请他就俄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特别是俄国土地公社的命运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苏利奇在信中写道:“您不会不知道,您的《资本论》在俄国大受欢迎。……但是,看来有一件事您是不知道的,这就是您的《资本论》在我们关于俄国土地问题和我国农村公社问题的争论中所起的作用。您了解得比谁都清楚,在俄国这个问题是多么重要,多么引人注目。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这您是知道的。我国的进步书刊,如《祖国纪事》在继续发挥他的思想。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对我们社会主义政党来说尤其如此。甚至我国革命的社会党人个人的命运也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究竟如何。”查苏利奇的恳切陈词说明了马克思的学说对于俄国进步思想的巨大影响,也使马克思不能拒绝对这个问题给予答复。
马克思四易其稿,完成了给查苏利奇的简短复信。他在信中表示,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马克思写道:“从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所进行的专门研究中,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正常条迹”
马克思对俄国公社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看法,同民粹派的观点是有着原则分歧的。马克思不同意把俄国农村公社理想化,他认为公社本身不能成为俄国社会主义革新的源泉,只有在俄国人民革命使公社摆脱压迫、并且得到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工人阶级的支持下,它才有可能成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
188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俄文版《**宣言》作序时,进一步阐述了俄国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迹他们在指出了俄国公社已经遭到很大破坏这一事实之后,对公社是否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公有制形式的问题,作出了他们认为“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比以前更加明确地把俄国公社的命运同俄国革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如果考虑到这时俄国的革命形势已经过去,革命者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因此也更谈不上引起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等等事实,我们也许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表述看作是对民粹派世界观的间接批评,希望以此促使俄国的优秀分子重新审查自己的信念,转向科学的社会主义。
作为俄国革命家的顾问和朋友,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着他们的思想发展,满腔热情地支持他们的斗争事业。马克思、恩格斯不赞成民意党人的幻想,但认为他们提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和争取政治自由、公民自由的口号是逐渐抛弃无政府主义和政治冷淡主义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意把个人恐怖手段作为政治斗争的方式,但相信民意党人会把它看作是暂时的、迫不得已的手段。当民意党执行委员会在1881年3月10日给亚历山大三世的信中提出以召开立宪会议为条件来换取停止恐怖活动时,马克思、恩格斯给予这一行动以肯定的评价,并认为这封信的坚定、平静而又克制的口气说明在革命者队伍中已经有人具备了政治家的思维和气质。马克思对另一个民粹派组织“土地平分社”,曾作过十分严厉和尖刻的批评,他谈到土地平分派“令人讨厌的学理主义”,指出他们的主要错误是反对一切政治革命行动,幻想“俄国应当一个筋斗就翻进无政府主义、**、无神论的千年王国中去”。为了尽量影响民粹派革命家的思想,马克思欣然同意为民意党和土地平分社在国外共同出版的《俄国社会革命丛书》撰稿,答应把自己的著作交给丛书出版,并为它专门作序。
80年代初,俄国革命青年中终于有人开始相信,只有马克思的学说才能引导俄国革命运动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俄国出现革命形势的条件下,俄国革命者中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和村社在未来发展中的地位进行着探讨和争论。他们都希望听到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意见。1880年,莫罗佐夫曾以民意党执行委员会的名义请求马克思发表一篇关于俄国公社问题的著作。1881年2月,由于对沃龙佐夫不久前在《祖国纪事》上发表的一篇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在俄国没有基础的文章看法不一,查苏利奇代表流亡的革命者给马克思写信,请他就俄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特别是俄国土地公社的命运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苏利奇在信中写道:“您不会不知道,您的《资本论》在俄国大受欢迎。……但是,看来有一件事您是不知道的,这就是您的《资本论》在我们关于俄国土地问题和我国农村公社问题的争论中所起的作用。您了解得比谁都清楚,在俄国这个问题是多么重要,多么引人注目。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这您是知道的。我国的进步书刊,如《祖国纪事》在继续发挥他的思想。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对我们社会主义政党来说尤其如此。甚至我国革命的社会党人个人的命运也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究竟如何。”查苏利奇的恳切陈词说明了马克思的学说对于俄国进步思想的巨大影响,也使马克思不能拒绝对这个问题给予答复。
马克思四易其稿,完成了给查苏利奇的简短复信。他在信中表示,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理论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马克思写道:“从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所进行的专门研究中,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正常条迹”
马克思对俄国公社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看法,同民粹派的观点是有着原则分歧的。马克思不同意把俄国农村公社理想化,他认为公社本身不能成为俄国社会主义革新的源泉,只有在俄国人民革命使公社摆脱压迫、并且得到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工人阶级的支持下,它才有可能成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
188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俄文版《**宣言》作序时,进一步阐述了俄国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迹他们在指出了俄国公社已经遭到很大破坏这一事实之后,对公社是否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公有制形式的问题,作出了他们认为“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比以前更加明确地把俄国公社的命运同俄国革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如果考虑到这时俄国的革命形势已经过去,革命者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因此也更谈不上引起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等等事实,我们也许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表述看作是对民粹派世界观的间接批评,希望以此促使俄国的优秀分子重新审查自己的信念,转向科学的社会主义。
作为俄国革命家的顾问和朋友,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着他们的思想发展,满腔热情地支持他们的斗争事业。马克思、恩格斯不赞成民意党人的幻想,但认为他们提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和争取政治自由、公民自由的口号是逐渐抛弃无政府主义和政治冷淡主义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意把个人恐怖手段作为政治斗争的方式,但相信民意党人会把它看作是暂时的、迫不得已的手段。当民意党执行委员会在1881年3月10日给亚历山大三世的信中提出以召开立宪会议为条件来换取停止恐怖活动时,马克思、恩格斯给予这一行动以肯定的评价,并认为这封信的坚定、平静而又克制的口气说明在革命者队伍中已经有人具备了政治家的思维和气质。马克思对另一个民粹派组织“土地平分社”,曾作过十分严厉和尖刻的批评,他谈到土地平分派“令人讨厌的学理主义”,指出他们的主要错误是反对一切政治革命行动,幻想“俄国应当一个筋斗就翻进无政府主义、**、无神论的千年王国中去”。为了尽量影响民粹派革命家的思想,马克思欣然同意为民意党和土地平分社在国外共同出版的《俄国社会革命丛书》撰稿,答应把自己的著作交给丛书出版,并为它专门作序。
80年代初,俄国革命青年中终于有人开始相信,只有马克思的学说才能引导俄国革命运动走上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