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后的觉醒,觉醒后的进步(2)(2/2)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作者:智仁 2017-04-13 15:53
,他写出了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为俄国的思想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记住的名字。可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女性的名字寥寥无几。若论女数学家的数目,甚至比女王还要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女人的智商真的比男人低吗?当然不是.是旧社会、旧思想对女人的偏见、迫害造成的。世界上第一位女教授——索非亚·柯瓦列夫斯卡娅是位卓越的女数学家,她的充满坎坷的一生足以证明这一点。
索非亚出生在沙皇俄国立陶宛边界的一座贵族庄园里,他父亲是退役的炮兵团团长.她很小就对数学很痴迷,经常对着墙壁上的数学公式和符号,一看就是好半天,原来,她房间里的糊墙纸是用高等数学的讲义做成的.索非亚14岁时便能够独立推导出三角公式,被称为“新巴斯卡”.
随着时间的流逝,索非亚逐渐长大**,她对数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但那时正处于沙皇时代,妇女是不允许注册高等学校学习的.而她的父亲又一心想让她像别的贵族姑娘一样,步人社交界,对她想学数学的心愿横加阻拦.于是,索非亚不顾父母的反对,与年轻的古生物学家柯瓦列夫斯基“假结婚”,来到德国的海德尔堡.但在那里,妇女听课要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认可才行.经过努力,嘶允许旁听基础课.在此期间,她勤奋好学,掌握了深奥的数学知识,轰动了整个海德尔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可她只被允许听了三个学期的课,便不得不离开了那里.
索非亚深造心切,又慕名前往柏林工学院,打算去听著名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的课.但遗憾的是,柏林的大学不允许妇女听教授的课,索非亚到处吃闭门羹,最后,只好抱一线希望登门到维尔斯特拉斯家求教.维尔斯特拉斯(1815—1899)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数学家,他接见了索非亚,并向他提了一些超椭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都很新颖,没想到这位貌不惊人的女青年,解题技巧娴熟,思维方法独特,给老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维尔斯特拉斯破例答应索非亚每星期日在家里给她上课,每周还另抽一日到她的寓所登门授课.这样,索非亚在维尔斯特拉斯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4年.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样的学习,对我整个数学生涯影响至深,它最终决定了我以后的科学研究方向.”
索非亚得到了维尔斯特拉斯的鼓励和指点.更加有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她经过了4年的刻苦努力.写出了3篇出色的论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工作.1874年,在维尔斯特拉斯的推荐下,24岁的索非亚荣获了德国第一流学府——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女数学家.
获得博士学位的索非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可俄国还是同她出国之前一样黑暗.她在祖国无法立足,只好又回到柏林.她根据维尔斯特拉斯的建议,研究光线在晶体中的折线问题.在1883年奥德赛科学大会上,她以出色的研究成果作了报告.可命运偏偏与她作对,当年春天.她丈夫因破产而自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肝肠寸断.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四天不吃不喝,第五天昏迷过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打跨索非亚的斗志,第六天苏醒过后又开始顽强的工作.
在瑞典数学家米达·列佛勒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周折,索非亚才得以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师,但当地报纸公然对她攻击:“一个女人当教授是有害和不愉快的现象——甚至,可以说那种人是一个怪物.”但索非亚无所畏惧,像男人那样走上了讲台.以生动的讲课,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击败了“男人样样胜过女人”的偏见.一年后,嘶正式聘为高等分析教授,后来又兼聘为力学教授.
索非亚在瑞典的任期满了,她一心想回国任教,可没能成功,只好在国外继续任教。1891年,索非亚患肺炎因误诊导致病情恶化,与世长辞.她为争取妇女的自由斗争做出了艰苦努力,是妇女攀登科学高峰的光辉榜样。
索非亚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之外,还是一个不错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写了话剧《为幸福而战》和中篇小说《女虚无主义者》,描述当时严酷的社会政治问题。她的散文、诗歌和学术论文一样广为流传。
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记住的名字。可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女性的名字寥寥无几。若论女数学家的数目,甚至比女王还要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女人的智商真的比男人低吗?当然不是.是旧社会、旧思想对女人的偏见、迫害造成的。世界上第一位女教授——索非亚·柯瓦列夫斯卡娅是位卓越的女数学家,她的充满坎坷的一生足以证明这一点。
索非亚出生在沙皇俄国立陶宛边界的一座贵族庄园里,他父亲是退役的炮兵团团长.她很小就对数学很痴迷,经常对着墙壁上的数学公式和符号,一看就是好半天,原来,她房间里的糊墙纸是用高等数学的讲义做成的.索非亚14岁时便能够独立推导出三角公式,被称为“新巴斯卡”.
随着时间的流逝,索非亚逐渐长大**,她对数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但那时正处于沙皇时代,妇女是不允许注册高等学校学习的.而她的父亲又一心想让她像别的贵族姑娘一样,步人社交界,对她想学数学的心愿横加阻拦.于是,索非亚不顾父母的反对,与年轻的古生物学家柯瓦列夫斯基“假结婚”,来到德国的海德尔堡.但在那里,妇女听课要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认可才行.经过努力,嘶允许旁听基础课.在此期间,她勤奋好学,掌握了深奥的数学知识,轰动了整个海德尔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可她只被允许听了三个学期的课,便不得不离开了那里.
索非亚深造心切,又慕名前往柏林工学院,打算去听著名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的课.但遗憾的是,柏林的大学不允许妇女听教授的课,索非亚到处吃闭门羹,最后,只好抱一线希望登门到维尔斯特拉斯家求教.维尔斯特拉斯(1815—1899)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数学家,他接见了索非亚,并向他提了一些超椭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都很新颖,没想到这位貌不惊人的女青年,解题技巧娴熟,思维方法独特,给老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维尔斯特拉斯破例答应索非亚每星期日在家里给她上课,每周还另抽一日到她的寓所登门授课.这样,索非亚在维尔斯特拉斯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4年.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样的学习,对我整个数学生涯影响至深,它最终决定了我以后的科学研究方向.”
索非亚得到了维尔斯特拉斯的鼓励和指点.更加有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她经过了4年的刻苦努力.写出了3篇出色的论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工作.1874年,在维尔斯特拉斯的推荐下,24岁的索非亚荣获了德国第一流学府——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女数学家.
获得博士学位的索非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可俄国还是同她出国之前一样黑暗.她在祖国无法立足,只好又回到柏林.她根据维尔斯特拉斯的建议,研究光线在晶体中的折线问题.在1883年奥德赛科学大会上,她以出色的研究成果作了报告.可命运偏偏与她作对,当年春天.她丈夫因破产而自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肝肠寸断.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四天不吃不喝,第五天昏迷过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打跨索非亚的斗志,第六天苏醒过后又开始顽强的工作.
在瑞典数学家米达·列佛勒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周折,索非亚才得以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师,但当地报纸公然对她攻击:“一个女人当教授是有害和不愉快的现象——甚至,可以说那种人是一个怪物.”但索非亚无所畏惧,像男人那样走上了讲台.以生动的讲课,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击败了“男人样样胜过女人”的偏见.一年后,嘶正式聘为高等分析教授,后来又兼聘为力学教授.
索非亚在瑞典的任期满了,她一心想回国任教,可没能成功,只好在国外继续任教。1891年,索非亚患肺炎因误诊导致病情恶化,与世长辞.她为争取妇女的自由斗争做出了艰苦努力,是妇女攀登科学高峰的光辉榜样。
索非亚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之外,还是一个不错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写了话剧《为幸福而战》和中篇小说《女虚无主义者》,描述当时严酷的社会政治问题。她的散文、诗歌和学术论文一样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