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章节目录 > 绽放的舞台,艺术的精灵(4)

绽放的舞台,艺术的精灵(4)(2/2)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作者:智仁 2017-04-13 15:53
·彼罗夫和康·阿·萨维茨基。

    瓦·格·彼罗夫是“巡回画派”中的一个多产画家。他的名画《复活节的农村宗教行列》和《警察局长来进行审判》分别嘲笑了僧侣、神父和警察。他的名画《送葬》描绘一个失去抚养者的家庭的悲剧,暗淡的色调,忧伤的人物表情真实地表现了死者家属凄惨而无出路的境遇。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和《捕鱼》含蓄、幽默,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像》画出了作家的内心世界——苦闷的心情、神经质的手、凝聚的目光,显得十分逼真。彼罗夫的画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涅克拉索夫的诗和屠格涅夫的散文互相呼应,有着内在的联系。

    萨维茨基是巡回展览画派成员,擅长农村题材风俗画。萨维茨基的封建俗话主翼现改革时期的农民生活。就艺术的概括力和技巧而言,他在同代人中是佼佼者,同时他对农奴制改革后的俄罗斯农民生活了解颇深,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真实、生动的体现。他画于1878年的油画《迎接圣像》表现了农民生活中的悲剧。这幅画色彩丰富细腻,表现出他处理众多人物的复杂构图的高超技巧。《送别去打仗的新兵》是萨维茨基的佳作,也是俄罗斯风俗画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写的是俄土战争时,农民被逼上前线的情景。

    在改革时代,以农村生活纬景的风俗画家有瓦·马·马克西莫夫和马科夫斯基。马克西莫夫是一位描写农村生活的风俗画家。他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熟悉农民生活环境和人们的心理,深刻洞察农村生活世界,了解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早年在圣彼得堡圣像画工作室工作,后考入皇家美术学院。他的作品表现了对广大农民的热爱,并具有深刻的时代感。代表作为《巫师参加农村的婚礼》。成名作《病孩》曾获金质奖章。其他作品大都为农村风俗画,如《贫穷的农夫》、《借粮》、《拍卖》等,深刻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农民的生活,对贫苦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马科夫斯基的风俗画篇幅不大,但是从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件中表现出深刻的内涵。70年代,他创作了反映日常生活的《煮果子酱》、《朋友们》等作品,其中《访问穷人》和《被判刑的人》都具有讽刺主义的色彩。他的《夜莺爱好者》一画为他赢得了美术学院院士的称号。在80年代以后,他的画都更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主要代表作品有《银行倒闭》、《林**上》等,都是反映资本主义生活的佳作。

    19世纪后期俄罗斯最杰出的风景画家是阿·康·萨弗拉索夫。他的《乌鸦归巢》被工人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标志。画面中尽管天空仍旧凝重,土地仍旧是白雪黑土交错的荒原,但冻结的池塘已经再次湿润,白嘴鸦在教堂悠远的祷歌中归巢,新的季节就要开始了……掩盖一切的积雪开始变得柔软了,逐渐融化,和泥土混淆着。路面变得像沼泽那样又深又软,走起来艰难,鞋子和车轮在上面经过,都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带着泥水飞溅。萨弗拉索夫用描述的方式感受俄罗斯大自然迷人的情感,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情。另外他还创作了《村道》、《虹》、《冬天的道路》等富有生命的作品。

    希什金是19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巡回展览协会的会员与创始人,彼得堡美术院院士与教授,他与列维坦、艾瓦佐夫斯基和库因哲等人一起成为这个时代俄罗斯最著名的风景画家。在1871年的第1次巡回展览画派的画展上,他展出了《傍晚》、《松树》和《白桦》3幅作品。在1872年的第2次画展上,他的《松树林》被克拉姆斯科伊称赞为“俄罗斯画派的杰作之一”。希什金的早期创作,如60年代的《森林采伐》、《莫斯科郊区的中午》,70年代的《白桦林》、《麦田》、《密林深处》等,素描精确,描绘细腻,注重结构,但流于琐碎。80年代是希什金的创作盛期,名作不断问世。《在平静的原野上》(1883)是一幅以俄国民歌作为画幅标题的作品,构图富有节奏,在诗一般的境界中,表达了画家对俄罗斯乡土的深厚感情。作于1887年的《三棵橡树》和《橡树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欢乐。希什金一生为万树写照,被人们誉为“森林的歌手”。他的后期创作,在构图、色彩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的作品在俄国19世纪后期的画史上独树一帜,被艺术史家称为俄罗斯风景画派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