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鲁迅与我70年章节目录 > 第七十一章 董秋斯凌山夫妇

第七十一章 董秋斯凌山夫妇(2/2)

鲁迅与我70年作者:鲁迅与我70年 2017-04-13 15:40
往,同时也使我搞清了何以母亲会如此信赖蔡咏裳阿姨,当她病体不支时,竟欲将我托付于她。

    我们的谈话先从董秋斯先生说起。原来他和蔡咏裳阿姨是燕京大学的同班同学。1926年毕业后,两人就结了婚。随后一道去武汉编刊物,接着又南下广州,在协和神学院教书。就在那里,董秋斯从公开的出版物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这时,年轻的凌山也正就读于广州最大的中学真光中学(这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良好英语的根底奠定了她一生从事译著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她与董秋斯夫妇相识了。

    可惜,董秋斯虽然长得身材高大魁梧,却不幸于1928年得了严重的肺病。先在上海求医,后来又因劳累过度致使大口吐血,病情加重。蔡咏裳阿姨遂于1934年把董先生送到北平的协和医院治疗,亏得一位德国名医以手术切掉左肺(去掉了7根肋骨,心脏也向右移位了),病后又转到北京郊外的香山去疗养。但董秋斯先生并没有让自己闲着,他开始为《战争与和平》这部煌煌巨著和别的外国名著的翻译做准备工作(他的早期译著《士敏土》是30年代经父亲帮助出版的)。

    由于董先生需在西山长期休养,蔡咏裳阿姨无法在旁照顾,便只身南下工作,夫妻由此而分开。到了上世纪40年代,蔡咏裳阿姨与另一位姓戚的同事又是同志结了婚。这样,凌山阿姨才与董秋斯先生结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