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报人李先生(2/2)
《鲁迅与我70年》作者:鲁迅与我70年 2017-04-13 15:40
出版的《世纪》杂志中看到,抗战期间的《文汇报》编辑部同人中也有个李秋生,似乎就是我家二楼的这位房客。我于是托朋友向文汇报老人打听,得知这位李先生当时在《文汇报》编副刊,后来去了《中央日报》,随后又自己办《正言报》。大约解放前后去香港,继续以办报为业,思想倾向颇好,没有发表过对大陆不利的文章。晚年定居美国,于90多岁亡故。李先生还曾是个老布尔什维克,出席过党的“四大”。看来我们党也一直牵记着他,有一回文汇报老人严宝礼、徐铸成两位去香港,周恩来总理还特地请他们代为致意,并邀请他回大陆来。
我也由此提起他的女儿李丽和“黑皮”儿子——我们一起玩的小朋友,不知姐弟俩现在哪里,一切可好,我十分怀念他们李家还有一个亲戚,也是一口漂亮的京片子,名叫马骥。他对话剧和电影很热衷,也喜欢结交演员,后来自己进了演艺界。1997年春季,台北的报纸刊出同名同姓的老艺人去世。我未及打探便返回大陆。我想就是这位马骥的可能性很大。
李先生本人喜欢帮助孩子们集邮。爱好者之间互通有无,这种邮品交换的方式,原是一种高层次的业余爱好。令我感到不快的是李先生以“中间人”的姿态,调整相互交换的“等价”,往往把我从父亲那里得来的俄国、德国、日本的珍稀邮票,替自己儿子交换走了。由于他年长一辈,我又年幼,只好“忍让”。但我心痛不已。
我也由此提起他的女儿李丽和“黑皮”儿子——我们一起玩的小朋友,不知姐弟俩现在哪里,一切可好,我十分怀念他们李家还有一个亲戚,也是一口漂亮的京片子,名叫马骥。他对话剧和电影很热衷,也喜欢结交演员,后来自己进了演艺界。1997年春季,台北的报纸刊出同名同姓的老艺人去世。我未及打探便返回大陆。我想就是这位马骥的可能性很大。
李先生本人喜欢帮助孩子们集邮。爱好者之间互通有无,这种邮品交换的方式,原是一种高层次的业余爱好。令我感到不快的是李先生以“中间人”的姿态,调整相互交换的“等价”,往往把我从父亲那里得来的俄国、德国、日本的珍稀邮票,替自己儿子交换走了。由于他年长一辈,我又年幼,只好“忍让”。但我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