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我家的房客(2/2)
《鲁迅与我70年》作者:鲁迅与我70年 2017-04-13 15:40
“稀巴奇”,阿婆机智地用日语应道:“这是从日本带回来的。”这下鬼子的凶相稍敛了。接着,阿公阿婆又用日语与他们聊在日本横滨的生活,这就给了日本宪兵一个麻痹,让他们产生64号不止一家住户的印象。因此,当我家女佣双喜说三楼住了别家,他们竟然信了没去搜查。若非如此,上海鲁迅纪念馆里收藏的文物,恐怕要大大地打折扣了。写到这里,我不禁要向郑家阿公阿婆在天之灵致以深深的谢忱!同时我也要为我家佣工双喜记上一笔。除了郑家阿婆,是她的一句话,才保全了父亲的一部分遗物。她是广东人,由母亲一位嫂嫂带来上海,作为麻利能干的女佣介绍到我家帮工。可叹的是她身世很苦,先嫁给上海大场地区一位农民,丈夫不幸病故。直到抗战胜利后,她才与霞飞坊一位姓周的里弄保安结为夫妇。多年过去再无什么联络。
对于郑家二老,我当时并不知道,原来他们是叔叔搬走后,经母亲和冯雪峰商量,认为请他们进住既放心又可以有个照应。他们的女儿都是好样的:二女郑玉颜是刘长胜的妻子,为革命做了许多工作;四女郑育之的丈夫是左联成员周文,父亲称赞他是“最优秀的左联作家之一”,常和胡风、周扬一起参加左联常委会议。七女、八女也参加革命,是**党员。
母亲出狱后,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困难。只得将住房一步步向上收缩,利用楼梯旁的边沿堆放书箱,上楼需要侧身才能通过,幸而霞飞坊建筑坚固,书箱堆着顶着天花板,地板都下陷了,却没有出险。
对于郑家二老,我当时并不知道,原来他们是叔叔搬走后,经母亲和冯雪峰商量,认为请他们进住既放心又可以有个照应。他们的女儿都是好样的:二女郑玉颜是刘长胜的妻子,为革命做了许多工作;四女郑育之的丈夫是左联成员周文,父亲称赞他是“最优秀的左联作家之一”,常和胡风、周扬一起参加左联常委会议。七女、八女也参加革命,是**党员。
母亲出狱后,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困难。只得将住房一步步向上收缩,利用楼梯旁的边沿堆放书箱,上楼需要侧身才能通过,幸而霞飞坊建筑坚固,书箱堆着顶着天花板,地板都下陷了,却没有出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