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2/2)
《闻一多诗集》作者:闻一多诗集 2017-04-13 15:34
,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美和西方诗歌音节体式为一炉,开了一代诗风,影响巨大。此外,他还创造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爱国诗,表现了他“文化上的爱国主义”的思想。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被反动当局派遣特务枪杀于昆明,终年46岁。
主要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诗歌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年 11 月,北京,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 年 9 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死水(诗集)1928 年 1 月,上海,新月书店
楚辞校补(学术著作)1942 年 3 月,国民图书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四卷)1948 年 8 月,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诗文选集 1955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神话与诗(学术论文集)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古典新义(学术著作)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唐诗杂论(学术论文集)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诗选与校笺(学术著作)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十二卷)1993 年 12 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被反动当局派遣特务枪杀于昆明,终年46岁。
主要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诗歌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 年 11 月,北京,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 年 9 月,上海,泰东图书局
死水(诗集)1928 年 1 月,上海,新月书店
楚辞校补(学术著作)1942 年 3 月,国民图书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四卷)1948 年 8 月,上海,开明书店
闻一多诗文选集 1955 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神话与诗(学术论文集)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古典新义(学术著作)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唐诗杂论(学术论文集)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诗选与校笺(学术著作)1956 年 6 月,北京,古籍出版社
闻一多全集(十二卷)1993 年 12 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