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红楼眼神章节目录 > 揭秘刘心武(6)

揭秘刘心武(6)(2/2)

红楼眼神作者:刘心武 2017-04-13 15:15
是我觉得您读《红楼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您把每一个字都推敲得很精细。现在社会比较浮,那么您能够这么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地在学术领域里不断地研究、开发、推敲,好像给这个浮躁的年代起了点静音的作用,我是这样想的。而对我自己来说,也给我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我认为读书、做学问就是应该这样一丝不苟的。就说这么多。

    张越:好,谢谢。

    观众三:刘老师您好,就是说我看过你的不少的作品,但是我觉得可能这个秦可卿在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你对他的原型考证,同意你这种做法,但是你对很多的人物进行原型考证,我觉得是不是都要进行原型考证?如果说都要进行原型考证的话,我们现在的作家,把自己的原型都写在那个地方,然后封起来,若干年以后我们拆开来看,看后代的人对他的考证,是不是和原来是一样的。就是作者可以未必然,读者未必可以不然,所以说我觉得原型考证有的时候是不是说不能占为主体?

    刘心武:意思就是说原型是不是一个普遍推及的,对任何作品都要做这样的研究?当然不是!不但原型研究不可以推广到任何作品,而且对《红楼梦》这样一部具体作品,或者任何一个具体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研究方法,一定要有一个多元前提。《红楼梦》我是从原型研究和文本细读入手来进行解读,这只是我个人选择的一种方法,其他的人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而且我个人也没有说《红楼梦》里面所有的角色都要进行原型探索,比如它里面的空空道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是不是有原型的?我就没有进行原型研究,我认为这个可能就是作者想象的一种人物,所以没有那个意思。

    张越:刘老师的意思是说找原型研究也得看那个作品的性质是什么。

    刘心武:对。

    张越:完全虚构的小说不能进行原型研究。《红楼梦》是一个有自传性元素的小说。

    刘心武:对。

    张越:若干年后,您如果研究《四牌楼》,您可以用原型研究的方式。

    刘心武:她说得没错。

    观众四:刘老师您好,主持人您好,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中学的时候,那时候可能年纪小,也没有太多的像刘老师这样的高人指点,基本上可以算没有读懂,因为我当时的印象就是说里面的诗好多,词好华丽。在大学之后,因为图书馆书很多,所以读了好多像周汝昌周老先生的书,然后也读了一些刘老师的文章,对《红楼梦》有进一步的兴趣。但是那时候再读《红楼梦》的时候,又根据书里面一些说法然后再去找,看你们说的是不是那么回事的那么一种心态。然后现在又看了《百家讲坛》这一系列您的讲座之后,对《红楼梦》又想再次读它一遍。我就想请问刘老师,您对我们这样,对《红楼梦》的认识不是特别深的这些年轻朋友,再读《红楼梦》的话,您有什么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