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红楼眼神章节目录 > 贾母论窗

贾母论窗(2/2)

红楼眼神作者:刘心武 2017-04-13 15:15
在隔音方面还比较欠缺,而是有意让窗户起到一种“筛音”的作用,即使关闭了窗扇,也能让外面的自然音响和人为乐音渗透进来,以形成窗内和窗外的心理共鸣,所以她主张到水上亭榭里面,开窗欣赏贴着水面传过来的鼓乐之声。

    林黛玉受家庭熏陶,也受贾母审美趣味的影响,非常懂得窗的妙处。潇湘馆有个月洞窗,第三十五回,林黛玉从外面回来,她就让丫头把那只能吟她《葬花词》的鹦鹉连架子摘下来,另挂到月洞窗外的钩子上,自己则坐在屋子里,隔着纱窗调逗鹦鹉作戏,再教它一些自己写的诗词。那时候窗外竹影映入窗纱,满屋内阴阴翠翠,几簟生凉,窗外彩鸟窗内玉人,相映生辉,如痴如醉。

    鹦鹉毕竟还是一种人为培育的宠物。第二十七回写到,林黛玉一边往外走一边跟丫头交代:“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可见那些糊上软烟罗的窗户,是可以把窗屉子取下来,让窗外的自然和室内的人物完全畅通为一体的,而大燕子就是自然与人亲和的媒介,潇湘馆的屋子里,是有燕子窠的!燕子归来后,放下的窗帘并不完全闭合,说拿“狮子”倚住,那“狮子”其实是一种金属或玉石的工艺美术制品,压住窗帘一角,使窗帘构成优美的曲线,使窗内与窗外形成一种既通透又遮蔽的暧昧关系,这里面实在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林黛玉写有一首《桃花行》,几乎从头至尾是在吟唱窗户内外的人花交相怜惜:“……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黄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贾母也曾年轻过,曾在史家枕霞亭淘气,落进湖中险些淹死,虽然被及时救了上来,毕竟还是被竹钉碰坏了额角,留下一点疤痕。她年轻时可能没有林黛玉那么伤感,但林黛玉对外祖母的审美情趣,可以说是继承了其衣钵,并有所发扬光大的,她的一系列行为和诗句,都是对贾母论窗的艺术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