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笑看沧海欲成尘章节目录 > 襄阳旅殡举人

襄阳旅殡举人(2/2)

笑看沧海欲成尘作者:江湖夜雨 2017-04-13 15:04
鬼魂自身的感受。

    上一篇题目是“商山客死书生”,这一篇则叫做“襄阳旅殡举人”,像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都反映出落第举子们生前死后的悲凉。与之类似的还有《全唐诗》中的《梦张垂赠诗》,是说书生张垂下第后,死在远离家乡的蜀地。他托梦给一个叫张省躬的人,赠诗道:“戚戚复戚戚,秋堂百年色。而我独茫茫,荒郊逢寒食。”

    虽然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然而,正像股市中能赚钱的是极少一部分人一样,能攀宫折桂的读书人,毕竟是其中少之又少的一小部分。戏曲小说中,常常极力描写读书举子们赶考途中的种种艳遇,“大登科后小登科”(大登科——高中,小登科——新婚)的喜剧结局也不厌其烦地重复个没完。

    可知道,对于古时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终生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尤其到了中唐、晚唐时期,政治**,豪门子弟们渐渐把持了科场,正如《旧唐书》中所说的“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普通学子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彻底被粉碎,“长街夸官、曲江离宴、月灯打球、杏园探花、雁塔题名”,这种种寒门子弟梦想中的荣耀,对不起,早让豪门的VIP一族提前预订了。穷书生们,掏粪去吧,或者就留在荒凉的孤坟里,喃喃地重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呓语吧。

    书生们生前孤单,成了鬼后,还是经常落落寡合,无比寂寞。《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故事,说有个寺院的僧人见到一个鬼经常在一棵老树下徘徊,僧人问:你来此有何冤仇舀?这个鬼说没有。僧人说,那你为什么不回你的坟里,跑这里来做什么?这个人说,鬼也分团伙,我是个书生,现在却和一些农夫、兽医之类的乡村俗人埋在一起,我不喜欢他们,他们也讨厌我,于是我只想到这里来清静一会儿。

    唉,看来身为读书人,就算是做了鬼,也比一般的鬼要凄惨,难道阴间也是“八娼、九儒、十丐”?

    下面这两首诗,是一人一鬼的对答,他们的身份都是穷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