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邹静之:不冤不乐(1)(2/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读者原创版》杂志社 2017-04-13 15:03
,怎么会从诗歌转向电视剧?
邹静之:说来话长。我最早走上文坛是一个很小的小说,发在《北京晚报》上,这是我的**作。接下来,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写诗歌了,对诗歌的热爱一直延续到现在,最愉快的(事)还是看诗歌。写诗大概十多年,之后在《诗刊》当编辑,后来写随笔、小说,再后来就开始写影视剧本,最早播出的是《康熙微服私访记》。
《读者?原创版》:你是1994年开始“触电”(接触电视剧),现在从电视剧转向了舞台剧?
邹静之:对。从1994年的《琉璃厂传奇》开始,2003年“**”以后就不怎么写电视剧了,改写舞台剧。
《读者?原创版》:你的话剧《我爱桃花》在“**”期间,连续演出了一百场,后来又去日本、意大利演出。这几年你又“炮制”了话剧《HI可爱》《莲花》《操场》,歌剧《夜宴》《西施》以及京剧《新白蛇传》等,你如此迷恋舞台剧,可谓“舞”林高手。
邹静之:我原来有一个想法,想不断地靠改变文体来增加写作的新鲜感。现在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能写诗歌也能写电视剧、歌剧,很多人不一定能兼顾。
《读者?原创版》:从雅到俗?或者说大俗就是大雅?
邹静之:不是。有的人不屑于叙述,对情节特别抵触,或者是认为它不高级。但是我呢,抒情与叙事都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我看过老舍写的小说,也看过他写的戏剧,甚至看过他写的大鼓词,突然明白我为什么就能写舞台剧,是得益于既写过纯文学又写过影视剧等“俗文学”,再来写舞台剧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邹静之:说来话长。我最早走上文坛是一个很小的小说,发在《北京晚报》上,这是我的**作。接下来,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写诗歌了,对诗歌的热爱一直延续到现在,最愉快的(事)还是看诗歌。写诗大概十多年,之后在《诗刊》当编辑,后来写随笔、小说,再后来就开始写影视剧本,最早播出的是《康熙微服私访记》。
《读者?原创版》:你是1994年开始“触电”(接触电视剧),现在从电视剧转向了舞台剧?
邹静之:对。从1994年的《琉璃厂传奇》开始,2003年“**”以后就不怎么写电视剧了,改写舞台剧。
《读者?原创版》:你的话剧《我爱桃花》在“**”期间,连续演出了一百场,后来又去日本、意大利演出。这几年你又“炮制”了话剧《HI可爱》《莲花》《操场》,歌剧《夜宴》《西施》以及京剧《新白蛇传》等,你如此迷恋舞台剧,可谓“舞”林高手。
邹静之:我原来有一个想法,想不断地靠改变文体来增加写作的新鲜感。现在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能写诗歌也能写电视剧、歌剧,很多人不一定能兼顾。
《读者?原创版》:从雅到俗?或者说大俗就是大雅?
邹静之:不是。有的人不屑于叙述,对情节特别抵触,或者是认为它不高级。但是我呢,抒情与叙事都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我看过老舍写的小说,也看过他写的戏剧,甚至看过他写的大鼓词,突然明白我为什么就能写舞台剧,是得益于既写过纯文学又写过影视剧等“俗文学”,再来写舞台剧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