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之子大声疾呼: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不要“克隆”《鲁迅全集》
“我见过五花八门的《鲁迅全集》,或薄或厚,或大或小,尽管印刷、装订质量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盗版。”政协大会上,今年72岁的周海婴委员大声疾呼,一些地区的书刊盗版尤其是名著名篇“克隆”活动屡禁不绝,图书出版行业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经济秩序。“这些盗版书印刷质量极差,字如蝇头,纸质脆软,不是断章取义,就是错字连篇。”周海婴委员说,“我还看见过《鲁迅全集》的盗版光盘也堂而皇之地摆上了书店的柜台。”
眼下,盗版现象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千年一叹》到《死亡日记》,正版书籍刚刚出版,“克隆”出的“兄弟”已经大行于市,有的甚至实现了同步发行,让普通读者真假难辨。
谈起屡禁不绝的盗版活动,周海婴委员说:“我与盗版的‘斗争’可谓艰苦卓绝。”他说,过去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见过五花八门的《鲁迅全集》,或薄或厚,或大或小,尽管印刷、装订质量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盗版。”政协大会上,今年72岁的周海婴委员大声疾呼,一些地区的书刊盗版尤其是名著名篇“克隆”活动屡禁不绝,图书出版行业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经济秩序。“这些盗版书印刷质量极差,字如蝇头,纸质脆软,不是断章取义,就是错字连篇。”周海婴委员说,“我还看见过《鲁迅全集》的盗版光盘也堂而皇之地摆上了书店的柜台。”
眼下,盗版现象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千年一叹》到《死亡日记》,正版书籍刚刚出版,“克隆”出的“兄弟”已经大行于市,有的甚至实现了同步发行,让普通读者真假难辨。
谈起屡禁不绝的盗版活动,周海婴委员说:“我与盗版的‘斗争’可谓艰苦卓绝。”他说,过去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