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人生悲喜剧

人生悲喜剧(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我终究无法判断他的一生是悲剧还是喜剧。

    他出身在一个破落的家庭里,再加上早年丧父,这些都好象是悲剧片中特有的。而从他去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后,他的人生道路出现了第一次转折,也可以说是悲剧情节稍许淡化了。至于转投矿务铁路学堂以及毕业之后的赴日留学,就渐渐带上了一些喜剧色彩。

    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大概算是比较充实的吧!他的那个做医生的愿望也快实现了吧!可事实是这样的无情,他在看了一段影片之后,毅然打消了做医生的念头,一心想来搞文艺了。而不幸的事又一次发生了,母亲病重需要他回家一趟,可不幸之中的不幸是他回家时发现母亲并没有病,只是给他娶了个媳妇。有比强迫一个新式青年接受一桩旧式婚姻更能让人觉着不幸的事吗?我觉得这时的悲剧气息越来越浓重了。

    在绍兴县馆里抄古碑的日子可能是鲁迅一生中最消沉最无奈的时期,“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而也就在这时,“惊雷”突爆,《狂人日记》出现了,这是他生命旅程中又一次重要的转折,使得他“落得了一个作家的头衔”。

    历史进行到了1925年,由于女师大的风潮,他结识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许广平,这一件事,怎么说都应该算是大喜事的,同时,这也再一次改变了他人生道路的方向。虽然上天在这时留给他们共同生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鲁迅在这不长的十年里,更努力地写着,写着,写人,写事,写着一切他所关心的人和事,直到人生的终点。

    1936年的十月十九日,鲁迅先生因为肺的问题而停止了呼吸,结束了他这平凡的一生。但他的这一生很充实,有欢笑、有悲伤,是每个正常人都会有的悲喜交织的一生。

    孤独者于二000年十月十八日夜睡意正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