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狂狷如此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萧 铮
关于“新生代作家”的豪言,今年以来从传媒上看到不少。总觉得有点 像说糊话、昏话、梦话。人们不禁怀疑,中国在世纪末,“文坛”上又涌出 了若干个“狂人”?狂言无忌,大话连篇,真让人仿佛看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某些志士的情态行径的卷士重来。
近日从报上又看见这些人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亮相,其某些言辞与表 现不觉令人啼笑皆非,为之莞尔。他们矛头所指,主角是鲁迅。 有个韩东说:“鲁迅是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不证自明”。“文革”中要打倒某个人,也总要列出几条罪状。而韩东则取“一言”以毙之战术, 轻而易举。然而,鲁迅的“反动性”,你可“不证”,“自”己“明”了; 但除你之外的大多数中国人怎么能“明”?“石头”又被称“老”,不仅语法欠通,而且让人迷惑:这块“石头”作什么用?对什么去“反动”呢?鲁 迅这块“石头”,于阁下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这么仇视他呢?还有一个叫吴晨骏的,据称他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而且声称: “我的小说代表当今最高水平,毫无疑问!我认为我完全应该得鲁迅文学奖,评委们根本不看我的作品,他们有眼无珠!而现在的小说都非常差。”其 高论还在于不只“自我表扬”,还敢于胡批:“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 ,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转引自上海《报刊文摘》11月30日)。且不说他与他的同伴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也不说评委是否 “有眼无珠”,更不必去讨论:是鲁迅小说高一分,还是郁达夫小说高一分。令人诧异不止的是,吴作家如此瞧不起已经“死亡”(另一位“新生代” 评“老一辈”语)的鲁迅,却偏要去攀附“鲁迅文学奖”!其实他们胆子还不太大,口气还不够狂。你们何不自行筹款设个“新生 代文学奖”或别的“当今最高水平”文学奖呢?这样,非但可排抑一切现存的奖项,排斥所有的“老一辈”、“石头”,而且还能自立门户,另辟歧路 ,开创一个新生代的新世纪以醒国人呢!我们尽可拭目以待。至于说“鲁迅杂文谁都可以写”,我看不妨请阁下拿出成品来展示一番 。“货比三家”。货比货,“谁都可以”鉴别出真假高下的嘛。光靠自己口气大是没有用的。你不生活在鲁迅所处的时代,你是“绝对”写不出他所写 的杂文的;今天不是鲁迅的时代,但有那个时代的遗风或遗迹,然而迄今为 止,以鄙人的浅见近观,好像还没有人的“杂文特色”或“写作水平”、“思想力度”,达到或超过了鲁迅先生的“度”。而吴作家的杂文大作,惜乎 不知何处可寻也!人之自尊在于知耻。孟子说:“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于“新生代作家”的豪言,今年以来从传媒上看到不少。总觉得有点 像说糊话、昏话、梦话。人们不禁怀疑,中国在世纪末,“文坛”上又涌出 了若干个“狂人”?狂言无忌,大话连篇,真让人仿佛看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某些志士的情态行径的卷士重来。
近日从报上又看见这些人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亮相,其某些言辞与表 现不觉令人啼笑皆非,为之莞尔。他们矛头所指,主角是鲁迅。 有个韩东说:“鲁迅是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不证自明”。“文革”中要打倒某个人,也总要列出几条罪状。而韩东则取“一言”以毙之战术, 轻而易举。然而,鲁迅的“反动性”,你可“不证”,“自”己“明”了; 但除你之外的大多数中国人怎么能“明”?“石头”又被称“老”,不仅语法欠通,而且让人迷惑:这块“石头”作什么用?对什么去“反动”呢?鲁 迅这块“石头”,于阁下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这么仇视他呢?还有一个叫吴晨骏的,据称他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而且声称: “我的小说代表当今最高水平,毫无疑问!我认为我完全应该得鲁迅文学奖,评委们根本不看我的作品,他们有眼无珠!而现在的小说都非常差。”其 高论还在于不只“自我表扬”,还敢于胡批:“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 ,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转引自上海《报刊文摘》11月30日)。且不说他与他的同伴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也不说评委是否 “有眼无珠”,更不必去讨论:是鲁迅小说高一分,还是郁达夫小说高一分。令人诧异不止的是,吴作家如此瞧不起已经“死亡”(另一位“新生代” 评“老一辈”语)的鲁迅,却偏要去攀附“鲁迅文学奖”!其实他们胆子还不太大,口气还不够狂。你们何不自行筹款设个“新生 代文学奖”或别的“当今最高水平”文学奖呢?这样,非但可排抑一切现存的奖项,排斥所有的“老一辈”、“石头”,而且还能自立门户,另辟歧路 ,开创一个新生代的新世纪以醒国人呢!我们尽可拭目以待。至于说“鲁迅杂文谁都可以写”,我看不妨请阁下拿出成品来展示一番 。“货比三家”。货比货,“谁都可以”鉴别出真假高下的嘛。光靠自己口气大是没有用的。你不生活在鲁迅所处的时代,你是“绝对”写不出他所写 的杂文的;今天不是鲁迅的时代,但有那个时代的遗风或遗迹,然而迄今为 止,以鄙人的浅见近观,好像还没有人的“杂文特色”或“写作水平”、“思想力度”,达到或超过了鲁迅先生的“度”。而吴作家的杂文大作,惜乎 不知何处可寻也!人之自尊在于知耻。孟子说:“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