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野草》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田松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 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1987年春夏之际,我在南京大学操场上每日思索这些句子。由我 的痛,我感到了鲁迅的痛。
对于鲁迅而言,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可能是文学中最实用、 因而也是最短命的部分。鲁迅以杂文著名,但他却希望它们速朽。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50年前的杂文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是作者所不愿看到的。
鲁迅的小说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 其实是变相的杂文;一类如《祝福》、《伤逝》,是鲁迅所记录的现 实世界;还有一类如《故事新编》,则是鲁迅作品中最“纯”的文学,以我之见,也是鲁迅小说的顶峰之作。其中又以《铸剑》为最佳。 《铸剑》有奇诡的故事,有创造性的文字方式和叙事方式,后者所产 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我在古龙的作品中就看到了《铸剑》的影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 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1987年春夏之际,我在南京大学操场上每日思索这些句子。由我 的痛,我感到了鲁迅的痛。
对于鲁迅而言,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可能是文学中最实用、 因而也是最短命的部分。鲁迅以杂文著名,但他却希望它们速朽。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50年前的杂文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是作者所不愿看到的。
鲁迅的小说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 其实是变相的杂文;一类如《祝福》、《伤逝》,是鲁迅所记录的现 实世界;还有一类如《故事新编》,则是鲁迅作品中最“纯”的文学,以我之见,也是鲁迅小说的顶峰之作。其中又以《铸剑》为最佳。 《铸剑》有奇诡的故事,有创造性的文字方式和叙事方式,后者所产 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我在古龙的作品中就看到了《铸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