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关键词:鲁迅、《阿Q正传》(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人格力量,和他全部著作中所闪现出来的精神火光。 这火光,即使在未来的千年里,也会继续以强大的生命力,对未来的 读者,作者,乃至全体中国人,产生影响,这是确定无疑的。
小丑跳梁,贻笑大方,无端发难,终成笑柄;不朽之作,永葆青 春,伟人名字,光辉如故。这就用得着唐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 两句诗了:“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身与名俱裂,也许未必,江河万古流,却是事实。如果能够平心静气地回顾一下“五 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全进程,有哪个人物形象,能比阿Q更栩栩如生 地存活在读者心目之中?阿Q成了挂在中国人嘴边的一个常用词汇,使用到如此普遍广泛的程度,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能找到第二个类似 的例子吗?
所以,我真诚地期盼,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世纪中,有鲁迅的正 气,而无汉奸文人的无耻堕落,有《阿Q正传》这部小说,但中国人不 再有阿Q精神。而《阿Q正传》被人捧读,被人理解的同时,阿Q所体现的那种丑陋的国民性,也在中国大地上被荡涤一空。那样,我们这个 伟大民族的腾飞,可以肯定,会更有希望。中华读书报2000年03月01日
小丑跳梁,贻笑大方,无端发难,终成笑柄;不朽之作,永葆青 春,伟人名字,光辉如故。这就用得着唐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 两句诗了:“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身与名俱裂,也许未必,江河万古流,却是事实。如果能够平心静气地回顾一下“五 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全进程,有哪个人物形象,能比阿Q更栩栩如生 地存活在读者心目之中?阿Q成了挂在中国人嘴边的一个常用词汇,使用到如此普遍广泛的程度,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能找到第二个类似 的例子吗?
所以,我真诚地期盼,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世纪中,有鲁迅的正 气,而无汉奸文人的无耻堕落,有《阿Q正传》这部小说,但中国人不 再有阿Q精神。而《阿Q正传》被人捧读,被人理解的同时,阿Q所体现的那种丑陋的国民性,也在中国大地上被荡涤一空。那样,我们这个 伟大民族的腾飞,可以肯定,会更有希望。中华读书报2000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