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开大了吧!(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是最硬的”,这句话就像和“十五年超英赶美”一样没有意义,因为这是政治口号,如果你知道这是谁说的,为什么说的,你就会明白了(不明白问我,我告诉你)。通过政治给人定性最是恶心,眼下dragonjie却将之作为论据,太幼稚了吧!
最可笑的是dragonjie说的卡夫卡的例子,我简直要喷饭!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到了这里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存在主义哲学家”,我问你: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现代派文学的关系你明白吗?从你的文章看,你根本不明白,那么你的文章中对他评价,是从那里抄来的?卡夫卡一生有3篇长篇小说,70多篇中短篇小说,到了dragonjie这里成了“为数众多的日常通信、随便写在本子上的生活感想和几篇很短的短篇小说”,道听途说也不至于把事实弄成这个样子吧,玩笑开大了!你有鲁迅的文集吗,你有卡夫卡的文集吗?你要是有的话,好好看看卡夫卡的小说比鲁迅的小说多多少吧!
再说,卡夫卡和鲁迅根本没有类比性,卡夫卡的文学是纯艺术,提供我们看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而鲁迅则是和政治有纠葛的,如果没有人说他是“反封建的斗士”、“导师”之类的,那么我们不要求他的文章给我们提供方向,不要求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卡夫卡的推崇,和对鲁迅的赞扬是两码事,dragonjie明白吗?我给你介绍一下卡夫卡吧,以后别瞎说。
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关于鲁迅的“睚眦必报”,那另一篇文章有说明,自己去看吧。
提起封杀,dragonjie应当最有体会了吧,如果我们的教科书给我们展现历史的真实,我想老兄也不会精神营养不良,视野也不会狭隘了。章太炎、傅斯年、钱穆、辜鸿铭这些国学大师你都了解吗?如果他们不是因为政治成见,不是被人为地从历史中抹掉,我想dragonjie也不会只知道一个鲁迅,是吧!我通过“封杀”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dragonjie没有看懂,反而说和主题没有关系,呜呼!我还以为这里的人都是有思想的,至少是有一定的知识的呢。
------------------------------再请看反驳本文的文章:驳:玩笑开大了吧!
最可笑的是dragonjie说的卡夫卡的例子,我简直要喷饭!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到了这里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存在主义哲学家”,我问你: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现代派文学的关系你明白吗?从你的文章看,你根本不明白,那么你的文章中对他评价,是从那里抄来的?卡夫卡一生有3篇长篇小说,70多篇中短篇小说,到了dragonjie这里成了“为数众多的日常通信、随便写在本子上的生活感想和几篇很短的短篇小说”,道听途说也不至于把事实弄成这个样子吧,玩笑开大了!你有鲁迅的文集吗,你有卡夫卡的文集吗?你要是有的话,好好看看卡夫卡的小说比鲁迅的小说多多少吧!
再说,卡夫卡和鲁迅根本没有类比性,卡夫卡的文学是纯艺术,提供我们看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而鲁迅则是和政治有纠葛的,如果没有人说他是“反封建的斗士”、“导师”之类的,那么我们不要求他的文章给我们提供方向,不要求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卡夫卡的推崇,和对鲁迅的赞扬是两码事,dragonjie明白吗?我给你介绍一下卡夫卡吧,以后别瞎说。
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关于鲁迅的“睚眦必报”,那另一篇文章有说明,自己去看吧。
提起封杀,dragonjie应当最有体会了吧,如果我们的教科书给我们展现历史的真实,我想老兄也不会精神营养不良,视野也不会狭隘了。章太炎、傅斯年、钱穆、辜鸿铭这些国学大师你都了解吗?如果他们不是因为政治成见,不是被人为地从历史中抹掉,我想dragonjie也不会只知道一个鲁迅,是吧!我通过“封杀”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dragonjie没有看懂,反而说和主题没有关系,呜呼!我还以为这里的人都是有思想的,至少是有一定的知识的呢。
------------------------------再请看反驳本文的文章:驳:玩笑开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