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章节目录 > 无尽的唏嘘

无尽的唏嘘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s莲花落

    读罢泰戈尔,联想起鲁迅,回想起两者的不同遭遇,不禁唏嘘! 泰戈尔出身名门,祖父德瓦卡纳斯是金融家,为印度启蒙思想家罗姆的密友,父亲戴宾特拉纳特是有名的哲学家的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从小就钟情自然,多有游历,少年大成,1913年被授予诺贝尔奖,理由是“由于他至为敏锐、清新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用他自己的英文表达出来,使东方的思想由此为西方所接受。”

    鲁迅出身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员家庭,少年时家庭就多有磨难。鲁迅直到中年才开始在文坛上驰骋纵横,在20年代,鲁迅被译作者征求是否入诺贝尔提名时,鲁迅说:“梁启超不配,我也不配,中国离此还有距离。”泰戈尔得以安享晚年,活了80岁,鲁迅死时只有50多斤,年纪不到60。泰戈尔死后,颂赞者从来不断,几无批判;鲁迅死后,诅咒者、借刀者、爬梯者屡屡不绝,死后大半个世纪以来从没有安眠过,如他地下有知,不知会不会从地底下爬出来?泰戈尔是东方思想的一个阐述者,他深知了东方文明的弱点,也深知西方理性文明对人性的破坏,思想处于矛盾之中,主张用宽忍、博爱来化解这种矛盾,读他的作品,你能读到人性的悲恸,对统治阶层的不满,但是这不满,却从来没有用血与火的熔炉来把它化成岩浆,喷发出来,他似乎更愿意用人性的博大来把它酿成美酒——虽然这美酒是伴随着眼泪而来。在他的作品《邮政局长》中,幼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