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没了的“华盖运 在厦门和广州的日子(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伏园和张颐住。孙常往广州,张常去市区,所以楼上往往只有鲁迅一人。第二间即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兼厨房及餐厅。第三间据说是钉书的工场。如今的楼上都做了鲁迅纪念馆,厦大著名的三馆之一(另两馆是生物馆和人类博物馆)。
鲁迅在广州之初也是住在学校。大钟楼是当年中大的校本部,左手是西堂文科楼,右边的东堂是理科楼。大钟楼的底层有大礼堂,1924年改组的国民党在此召开一大。礼堂依稀保持着原貌。条椅上的座位编到196号,**是39号。礼堂开过鲁迅的欢迎会,鲁迅做过演讲。选鲁迅《文艺论》课的有204人,教室容不下,也在礼堂开了。礼堂两侧的原政治训育部、注册部、出版部被辟为鲁迅陈列室和国民党一大陈列室。楼上的东侧是校长办公室、秘书室等等。西侧第一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房间很空旷,鲁迅与许寿裳各据一角。隔壁即是教务会议室,鲁迅主持过7次教务会议,和1次紧急会议。1927年4月15日的议题是营救被捕的学生。住大钟楼虽是“优待”,但苦于人来人往,鲁迅迁居白云路的白云楼。租了4室1厅带厨房、卫生间的套房,与许广平、许寿裳同住,终于接近安居的水平了。楼上看得到珠江,现在是看不见了,西侧有一小河,东濠涌,还在。白云楼的鲁迅旧居,如今由一家3兄弟分住着。白云楼当年建的是邮局的宿舍,现在还是。加盖了1层,成了4层楼。鲁迅预定在厦大做两年,只停留了4个月,在广州住了9个月。
鲁迅在广州之初也是住在学校。大钟楼是当年中大的校本部,左手是西堂文科楼,右边的东堂是理科楼。大钟楼的底层有大礼堂,1924年改组的国民党在此召开一大。礼堂依稀保持着原貌。条椅上的座位编到196号,**是39号。礼堂开过鲁迅的欢迎会,鲁迅做过演讲。选鲁迅《文艺论》课的有204人,教室容不下,也在礼堂开了。礼堂两侧的原政治训育部、注册部、出版部被辟为鲁迅陈列室和国民党一大陈列室。楼上的东侧是校长办公室、秘书室等等。西侧第一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房间很空旷,鲁迅与许寿裳各据一角。隔壁即是教务会议室,鲁迅主持过7次教务会议,和1次紧急会议。1927年4月15日的议题是营救被捕的学生。住大钟楼虽是“优待”,但苦于人来人往,鲁迅迁居白云路的白云楼。租了4室1厅带厨房、卫生间的套房,与许广平、许寿裳同住,终于接近安居的水平了。楼上看得到珠江,现在是看不见了,西侧有一小河,东濠涌,还在。白云楼的鲁迅旧居,如今由一家3兄弟分住着。白云楼当年建的是邮局的宿舍,现在还是。加盖了1层,成了4层楼。鲁迅预定在厦大做两年,只停留了4个月,在广州住了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