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没了的“华盖运 1912:女吊的血色(2/2)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引用王思任之语:“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其实隐含着对先贤的尊敬。他还辑录过《会稽郡故书杂集》,对绍兴遗迹很有研究。但鲁迅对现代绍兴人的生活方式,采取攻击的态度,以为没有人道的氛围。《越铎日报》上许多文章,系对社会陋俗的批判,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咏叹,调子是悲慨的。鲁迅后来将母亲也从此处接走,不再回来,甚至连重游的**也未曾流露过。
《越铎日报》所以值得介绍,在于其价值取向。报纸创办初期,得到过绍兴都督王金发的资助,但他们收了都督的钱,照样敢骂都督。绍兴并非是一块净土,《越铎日报》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便是今人所云的知识分子的声音。
绍兴人在那时便有办报的勇气,是和知识群落的氛围有关的。在绍兴,与鲁迅同代的知识者,就有蔡元培、周作人、许寿裳、范爱农、川岛、宋紫佩、陈去病等,至于徐锡麟、秋瑾就更不用说了。有这么多的先觉者出入于绍兴,其文化便颇有特点了。不过,鲁迅对同代人的人文语境,自恋的成分少,很少歌颂故乡的什么,惟提及社戏及女吊、无常这些形象时,略有赞赏。一涉猎活的人间,便颇有苦味。绍兴在他的笔下,成了吃人者的舞台。直到去世前,谈到过往的生活时,他几乎没有留下明快的文字。绍兴在他的记忆里,鲜活的竟是鬼怪一类的东西。鲁迅之于故土,用爱与恨这类字眼,是无法解析的。他未曾醉心于大禹陵、王氏父子等名人遗迹,倒是看到历史给民众留下的鬼气。他的作品,何尝不是被这鬼气包围着?试读《祝福》、《长明灯》、《孤独者》,内中多有阴森可怖的气息,仿佛地狱的一隅,让人喘不过气来。有趣的是,去世前的一个月,他写过一篇《女吊》,借绍兴旧戏中的鬼魂,说了许多骇俗的话。女吊不像别的鬼魂那么狰狞可怖,身上带有很美丽而又强悍的气质,其原因,是她能喊出生之大苦,且无被报复的恐惧。我以为鲁迅的文字里,有时就有女吊的血色。
《越铎日报》所以值得介绍,在于其价值取向。报纸创办初期,得到过绍兴都督王金发的资助,但他们收了都督的钱,照样敢骂都督。绍兴并非是一块净土,《越铎日报》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便是今人所云的知识分子的声音。
绍兴人在那时便有办报的勇气,是和知识群落的氛围有关的。在绍兴,与鲁迅同代的知识者,就有蔡元培、周作人、许寿裳、范爱农、川岛、宋紫佩、陈去病等,至于徐锡麟、秋瑾就更不用说了。有这么多的先觉者出入于绍兴,其文化便颇有特点了。不过,鲁迅对同代人的人文语境,自恋的成分少,很少歌颂故乡的什么,惟提及社戏及女吊、无常这些形象时,略有赞赏。一涉猎活的人间,便颇有苦味。绍兴在他的笔下,成了吃人者的舞台。直到去世前,谈到过往的生活时,他几乎没有留下明快的文字。绍兴在他的记忆里,鲜活的竟是鬼怪一类的东西。鲁迅之于故土,用爱与恨这类字眼,是无法解析的。他未曾醉心于大禹陵、王氏父子等名人遗迹,倒是看到历史给民众留下的鬼气。他的作品,何尝不是被这鬼气包围着?试读《祝福》、《长明灯》、《孤独者》,内中多有阴森可怖的气息,仿佛地狱的一隅,让人喘不过气来。有趣的是,去世前的一个月,他写过一篇《女吊》,借绍兴旧戏中的鬼魂,说了许多骇俗的话。女吊不像别的鬼魂那么狰狞可怖,身上带有很美丽而又强悍的气质,其原因,是她能喊出生之大苦,且无被报复的恐惧。我以为鲁迅的文字里,有时就有女吊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