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纪念 一九五四年
《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作者:走进鲁迅—评论与研究 2017-04-13 14:26
十月十七日,北京图书馆和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纪念鲁迅逝世十八周年演讲会,由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诵讲《关于文学遗产的一些问题》。到会的有工人、文艺工作者、机关干部、军人和学生一千五百多人。(据195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一九五六年
十月十四日,鲁迅遗体迁葬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茅盾、周扬、许广平、巴金、靳以等十人先行至万国公墓起灵。巴金和金仲华庄严地把一面缝着黑字的“民族魂”红旗覆盖在灵柩上。上午九时,宋庆龄、茅盾、周扬、许广平、金仲华、钟民、李琦涛、巴金、靳以等十一人在哀乐声中扶着灵柩进入虹口公园大门,徐徐向墓地进发。雄伟的新墓地满放着各界人士送的鲜花和花圈,墓碑前放着**中央、国务院和宋庆龄等献的五个大花圈。灵柩落入墓穴时在场的人都肃立致哀。巴金在墓前报告了筹备迁葬的经过,接着茅盾和许广平先后讲话。茅盾说:二十年前,我们许多人都希望把鲁迅墓改建得和他的崇高的人格相称。现在希望成为事实了。许广平说:我们今后一定会完成和发扬鲁迅的意愿,来建设新中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人类友好合作的和睦的大家庭而坚持奋斗,不断前进。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揭开了墓前的鲁迅塑像的幕布。参加迁葬仪式的有党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作家、工人、学生和各国驻上海的外交人员近二千人。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儿媳、孙子也参加了迁葬仪式。(据1956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十月十九日,首都各界人民和来自十八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一起,隆重集会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政协礼堂举行,周恩来出席了大会。出席大会的有**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教授、应邀来我国的十八个国家的三十多位作家、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一千五百多人。大公由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主持。他在开幕词中概括地介绍了鲁迅战斗的一生。他说:”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这在每一个方面的成就都可以使鲁迅不朽,而他是把各方面的不朽的成就相互谐适地集中起来,结晶成一个典型人格。”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的报告,深刻论述了这位伟大先驱者的思想和文学的发展道路。**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讲话说:以鲁迅为席旗帜的革命文学,在资产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月十四日,鲁迅遗体迁葬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茅盾、周扬、许广平、巴金、靳以等十人先行至万国公墓起灵。巴金和金仲华庄严地把一面缝着黑字的“民族魂”红旗覆盖在灵柩上。上午九时,宋庆龄、茅盾、周扬、许广平、金仲华、钟民、李琦涛、巴金、靳以等十一人在哀乐声中扶着灵柩进入虹口公园大门,徐徐向墓地进发。雄伟的新墓地满放着各界人士送的鲜花和花圈,墓碑前放着**中央、国务院和宋庆龄等献的五个大花圈。灵柩落入墓穴时在场的人都肃立致哀。巴金在墓前报告了筹备迁葬的经过,接着茅盾和许广平先后讲话。茅盾说:二十年前,我们许多人都希望把鲁迅墓改建得和他的崇高的人格相称。现在希望成为事实了。许广平说:我们今后一定会完成和发扬鲁迅的意愿,来建设新中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人类友好合作的和睦的大家庭而坚持奋斗,不断前进。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揭开了墓前的鲁迅塑像的幕布。参加迁葬仪式的有党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作家、工人、学生和各国驻上海的外交人员近二千人。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儿媳、孙子也参加了迁葬仪式。(据1956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十月十九日,首都各界人民和来自十八个国家的国际友人一起,隆重集会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政协礼堂举行,周恩来出席了大会。出席大会的有**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教授、应邀来我国的十八个国家的三十多位作家、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一千五百多人。大公由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主持。他在开幕词中概括地介绍了鲁迅战斗的一生。他说:”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这在每一个方面的成就都可以使鲁迅不朽,而他是把各方面的不朽的成就相互谐适地集中起来,结晶成一个典型人格。”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的报告,深刻论述了这位伟大先驱者的思想和文学的发展道路。**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讲话说:以鲁迅为席旗帜的革命文学,在资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