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集外集拾遗-鲁迅章节目录 >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1〕

《争自由的波浪》小引〔1〕(2/2)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者:集外集拾遗-鲁迅 2017-04-13 14:21


    中国是否会有平民的时代,自然无从断定。然而,总之,平民总未必会舍命改革以后,倒给上等人安排鱼翅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上等人从来就没有给他们安排过杂合面。只要翻翻这一本书,大略便明白别人的自由是怎样挣来的前因,并且看看后果,即使将来地位失坠,也就不至于妄鸣不平,较之失意而学佛,切实得多多了。所以,我想,这几篇文章在中国还是很有好处的。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风雨之夜,鲁迅记于厦门。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一二期,并同时印入《争自由的波浪》一书。

    《争自由的波浪》,俄国小说和散文集。原名《**国家之自由语》,英译本改名《大心》。董秋芳从英译本转译,一九二七年一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内收高尔基《争自由的波浪》、《人的生命》,但兼珂《大心》,列夫·托尔斯泰《尼古拉之死》等四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致瑞典和平会的一封信》和未署名的《在教堂里》、《梭斐亚·卑罗夫斯凯娅的生命的片断》等三篇散文。

    〔2〕 但兼珂(B.i.^MSJRTNJ]FEHU]MUYT,1844—1936) 通译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俄国小说家,诗人。一九二一年流亡国外。他在小说《大心》中描写了一个妇女遭受的种种欺凌和屈辱,但又宣扬她含垢忍辱、宽宏仁爱的精神。

    〔3〕 托尔斯多 即列夫·托尔斯泰。他在《尼古拉之棍》、《致瑞典和平会的一封信》中揭露了沙皇的暴虐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好战本性,但又鼓吹“毋杀戮”、“爱你们的邻居”等主张。

    〔4〕 梭斐亚(C.Q.lMRTNIYH\,1853—1881) 又译苏菲亚别罗夫斯卡娅。俄国民意党领导人之一。因参加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捕遇害。

    〔5〕 戈理基笔下的人生 指高尔基早期作品《争自由的波浪》和《人的生命》中所反映的俄国人民反对奴役、要求自由解放的斗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