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歌(1)(2/2)
《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作者:薛一凡 2017-04-13 14:15
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他出身低微,家道清贫。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虽然两个兄弟和一个姐姐非常照顾他,但那种过早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着济慈。在埃菲尔德学校,济慈接受了传统正规的教育,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济慈受到了师长克拉克的鼓励。年轻的济慈非常钟爱维吉尔,14岁时,他将维吉尔的长诗《艾涅阿斯纪》翻译成英语。1810年,济慈被送去当药剂师的学徒。五年后济慈考入伦敦的一所医学院,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济慈很早就尝试写作诗歌,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集出版。这本诗集受到了一些好的评论。1818年济慈搬到一个朋友在汉普斯泰德的房子去住,现在人们已将那所房子认为济慈之家。在那里,济慈遇见并深深的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女邻居方妮?布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疾病与经济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济慈,但他却令人惊讶的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圣艾格尼丝之夜》、《夜莺颂》和《秋之歌》等名作。1820年3月,济慈第一次咳血,之后不久,因为迅速恶化的肺结核,1821年2月23日,济慈于去意大利疗养的途中逝世。
济慈诗才横溢,与当时的雪莱、拜伦齐名。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同时诗人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后的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雪莱在悼念济慈的挽歌《阿东尼斯》中,把他比作“一颗露珠培养出来的鲜花”。
济慈诗才横溢,与当时的雪莱、拜伦齐名。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同时诗人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后的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雪莱在悼念济慈的挽歌《阿东尼斯》中,把他比作“一颗露珠培养出来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