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1)(2/2)
《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作者:薛一凡 2017-04-13 14:15
和随笔。并与朋友们通讯,其间有些诗作在知青中流传。离开山区前,把厚厚几本日记全烧了。返回厦门后,当过八年工人,曾先后干过泥水工、挡车工、浆洗工、焊锡工等。
1978年在民间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作《致橡树》,1979年4月号的《诗刊》给予了转载,使该诗成为写作10年来第一首公开发表的**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其他诗作发表在报刊上,她常常以女性的直觉通过对骚动的灵魂之展示来映照客观世界。这就使她的诗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情绪和色彩。这些诗作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为此,《福建文学》自1980年第二期起,围绕其诗作展开了长达11个月的讨论,使其成为大陆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调入福建省文联。1985年应邀参加了西德地平线艺术节,同时访问了法国; 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朗诵会,并参加了洛杉矶“中美作家第三次会谈”;1987年应邀参加了意大利蒙代罗国际文学发奖仪式及研讨会;1988年,应邀参加了荷兰鹿特丹第十九届国际诗歌节,并顺访了英国;1990年,应邀去印度参加了纪念尼赫鲁诞辰100周年国际诗歌节。
曾先后创作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版过多部诗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6~1979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双桅船》(1982年,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还出版过散文集《心烟》《活弦》等。以及曾在国外出版过个人单行诗集译本四种,与别人合集两种。其诗歌作品曾先后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缅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译成本地文字发表。
1985年和1986年,在由《拉萨晚报》和《星星》诗刊分别发起的“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的读者投票选举中,曾两度入选,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之一。
1978年在民间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作《致橡树》,1979年4月号的《诗刊》给予了转载,使该诗成为写作10年来第一首公开发表的**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其他诗作发表在报刊上,她常常以女性的直觉通过对骚动的灵魂之展示来映照客观世界。这就使她的诗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情绪和色彩。这些诗作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为此,《福建文学》自1980年第二期起,围绕其诗作展开了长达11个月的讨论,使其成为大陆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调入福建省文联。1985年应邀参加了西德地平线艺术节,同时访问了法国; 1986年应邀去美国举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朗诵会,并参加了洛杉矶“中美作家第三次会谈”;1987年应邀参加了意大利蒙代罗国际文学发奖仪式及研讨会;1988年,应邀参加了荷兰鹿特丹第十九届国际诗歌节,并顺访了英国;1990年,应邀去印度参加了纪念尼赫鲁诞辰100周年国际诗歌节。
曾先后创作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版过多部诗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6~1979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双桅船》(1982年,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还出版过散文集《心烟》《活弦》等。以及曾在国外出版过个人单行诗集译本四种,与别人合集两种。其诗歌作品曾先后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缅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译成本地文字发表。
1985年和1986年,在由《拉萨晚报》和《星星》诗刊分别发起的“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的读者投票选举中,曾两度入选,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名青年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