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拾梦记(1)
《一生要读的50篇散文》作者:薛一凡 2017-04-13 14:14
秦淮拾梦记(1)
黄 裳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生,山东益都人。解放前在大学里学的是电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做过翻译和《文汇报》记者、编辑、电影剧本编剧、戏曲编剧。20世纪40年代,黄裳的文章受到巴金、叶圣陶等人的赏识和关注,他的第一本书《锦帆集》就曾收入巴金编的“中华文艺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1949年以后,黄裳更多的是以藏书家名世。他的收藏以明清易代之际的野史、笔记为专,其中不乏稀世的孤本, “文革”中被查抄。“文革”后,其著作颇丰,主要有 《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黄裳论剧杂文》、《黄裳书话》等30余种,辑有《黄裳文集》六卷。
在住处安顿下来,主人留下一张南京地图,嘱咐我好好休息一下就离开了。遵命躺在床上,可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只好打开地图来看,一面计划着游程。后来终于躺不住,索性走出去。
在珠江路口跳上电车,只一站就是新街口,这个闹市中心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新建的市楼吞没了旧时仅有的几幢“洋楼”。三十年前,按照我的记忆,这地方就像被敲掉了满口牙齿的**的牙床,只新装了一两颗“金牙”,此外就全是残留着参差断根的豁口。通往夫子庙的大路一眼望不到底,似乎可以一直看到秦淮河。
在地图上很容易就找到了在附近的羊皮巷和户部街。
三十三年以前,报社的办事处就设在户部街上。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办事处,在十来亩大小的院落里,零落地放着许多大缸,原来这是一个酱园的作坊。前面有一排房子,办事处借用了两间斗室,睡觉、办公、写稿都在这里。门口也没有挂什么招牌,在当时这倒不失为一种聪明的措置。
我就在这里紧张而又悠闲地生活过一段日子,也并没有什么不满足。特别是从《白下琐言》等书里发现,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小虹桥”,是南唐故宫遗址所在,什么澄心堂、瑶光殿都在这附近时,就更产生了一种虚幻的满足。这就是李后主曾经与大周后、小周后演出过多少恋爱悲喜剧的地方;也是他醉生梦死地写下许多流传至今的歌词的地方;他后来被樊若水所卖,被繁去,仓皇辞庙、挥泪对宫娥之际,应当也曾在这座桥上走过。在我的记忆里,户部街西面的洪武路,也就是卢妃巷的南面有一条小河,河上是一座桥,河身只剩下一潭深黑色的淤泥,桥身下半也已埋在土里,桥背与街面几乎已经拉平。这座可怜的桥不知是否就是当年“小虹桥”的遗蜕。
三十年前的旧梦依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 裳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生,山东益都人。解放前在大学里学的是电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做过翻译和《文汇报》记者、编辑、电影剧本编剧、戏曲编剧。20世纪40年代,黄裳的文章受到巴金、叶圣陶等人的赏识和关注,他的第一本书《锦帆集》就曾收入巴金编的“中华文艺丛刊”,由中华书局出版。1949年以后,黄裳更多的是以藏书家名世。他的收藏以明清易代之际的野史、笔记为专,其中不乏稀世的孤本, “文革”中被查抄。“文革”后,其著作颇丰,主要有 《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黄裳论剧杂文》、《黄裳书话》等30余种,辑有《黄裳文集》六卷。
在住处安顿下来,主人留下一张南京地图,嘱咐我好好休息一下就离开了。遵命躺在床上,可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只好打开地图来看,一面计划着游程。后来终于躺不住,索性走出去。
在珠江路口跳上电车,只一站就是新街口,这个闹市中心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新建的市楼吞没了旧时仅有的几幢“洋楼”。三十年前,按照我的记忆,这地方就像被敲掉了满口牙齿的**的牙床,只新装了一两颗“金牙”,此外就全是残留着参差断根的豁口。通往夫子庙的大路一眼望不到底,似乎可以一直看到秦淮河。
在地图上很容易就找到了在附近的羊皮巷和户部街。
三十三年以前,报社的办事处就设在户部街上。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办事处,在十来亩大小的院落里,零落地放着许多大缸,原来这是一个酱园的作坊。前面有一排房子,办事处借用了两间斗室,睡觉、办公、写稿都在这里。门口也没有挂什么招牌,在当时这倒不失为一种聪明的措置。
我就在这里紧张而又悠闲地生活过一段日子,也并没有什么不满足。特别是从《白下琐言》等书里发现,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小虹桥”,是南唐故宫遗址所在,什么澄心堂、瑶光殿都在这附近时,就更产生了一种虚幻的满足。这就是李后主曾经与大周后、小周后演出过多少恋爱悲喜剧的地方;也是他醉生梦死地写下许多流传至今的歌词的地方;他后来被樊若水所卖,被繁去,仓皇辞庙、挥泪对宫娥之际,应当也曾在这座桥上走过。在我的记忆里,户部街西面的洪武路,也就是卢妃巷的南面有一条小河,河上是一座桥,河身只剩下一潭深黑色的淤泥,桥身下半也已埋在土里,桥背与街面几乎已经拉平。这座可怜的桥不知是否就是当年“小虹桥”的遗蜕。
三十年前的旧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