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兴趣决定未来,保护他的创造力(1)(2/2)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作者:夏末 2017-04-13 14:09
那位妈妈答:“我不惯他这脾气!”
瞧,多么**的家长!孩子成了她手中的产品,想往哪儿摆,就得乖乖蹲在那儿不能动,不听话就骂,就打!于是,孩子从小感觉不到自由的快乐,长大后,他就开始仇视别人的自由。
在这方面,为什么不顺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必须有选择的自由,哪怕只是暂时心情不好,也要充分尊重他。有时候,他需要自己调整,重新思考,我们必须把他作为一个足够独立的思考个体来对待,不能安排他的一切。
孩子的兴趣此时并没有固定,他的人生还很漫长,而且他上兴趣班或去幼儿园,并不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是以发现和培养兴趣为目标,还处在发现的过程,一切都没有固定!倒是家长,太着急将他捆到一棵固定的树上了!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家长应该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空间里,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兴趣不可盲目攀比
三岁时的孩子兴趣不太明显,再长大一岁,他具体对什么有兴趣就能体现出来了。
此时,父母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来帮孩子选班或者选择培养方向了。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在某个方面加强一下,这时不妨适当地往这方面引导孩子,让他感到去上兴趣班是一件很美的事,在他愿意的基础之上,再带他去尝试,并准备随时还他自由。
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特别是国内,很多家长都在盲目攀比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数量。他们一看到别人的孩子上了画画班,自己也坐不住了,生怕自家孩子落后,立马也给孩子报画画班,不管他乐不乐意。再一看,又有孩子报了舞蹈班,马上又跟风般也报这个班,孩子哭得一塌糊涂,死活不想去,生拉硬拽也得送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