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妈妈最好的角色(1)(2/2)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作者:夏末 2017-04-13 14:09
亲,她在漫长的亲子教育中,无形中把自己定位在了全职保姆的角色,照顾儿子的起居,给他无条件的体贴,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儿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的心理成长是否健康呢?当他生活在无原则的溺爱中时,感受到的一切是否能与真实的世界顺利接轨呢?
显然,她的儿子没有。在母亲的溺爱下,儿子跨进小学,开始集体生活时,骤然而至的不适使他开始埋怨母亲,“痛恨”父亲,并且敌视自己的家庭。这是儿子的潜意识反应,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一定是父母的失职,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妈妈要做温暖的毛巾
我在前面讲过,妈妈给孩子擦汗也要擦泪。擦汗是送上母亲的体贴,擦泪却是支撑他的心灵。妈妈是孩子最佳的心灵助力器,既给他力量,又要给他放松的平台,这个阶段一直会持续到他成年,甚至还要持续下去。
孩子在爸爸那里受了委屈——通常都是这样的,爸爸严厉地督导孩子的一切,时常会发火批评或者限制他们的言行。妈妈如不能及时介入,将爸爸的“棱角”顺利地植入孩子的心理成长,他们就可能走向相反的道路。因为抗拒,所以变得胆小和怯懦,这是反向成长。
父亲要避免男孩女性化,女孩的内在品质也应该由爸爸来培养,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爸爸的严格并不够,妈妈要扮好那个看门人的角色,适当地进行心理抚慰。就像一杆天平,只有父母两个人分别站住一头,才能平衡稳定,不会向一边过度倾斜。
夏辉出现这个问题时,也是在十四五岁。他有早恋的倾向,多愁善感,缺乏一些决断力。具体表现在:
1. 遇到事情他会叹气,夸大困难,并将责任推给别人。
显然,她的儿子没有。在母亲的溺爱下,儿子跨进小学,开始集体生活时,骤然而至的不适使他开始埋怨母亲,“痛恨”父亲,并且敌视自己的家庭。这是儿子的潜意识反应,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一定是父母的失职,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妈妈要做温暖的毛巾
我在前面讲过,妈妈给孩子擦汗也要擦泪。擦汗是送上母亲的体贴,擦泪却是支撑他的心灵。妈妈是孩子最佳的心灵助力器,既给他力量,又要给他放松的平台,这个阶段一直会持续到他成年,甚至还要持续下去。
孩子在爸爸那里受了委屈——通常都是这样的,爸爸严厉地督导孩子的一切,时常会发火批评或者限制他们的言行。妈妈如不能及时介入,将爸爸的“棱角”顺利地植入孩子的心理成长,他们就可能走向相反的道路。因为抗拒,所以变得胆小和怯懦,这是反向成长。
父亲要避免男孩女性化,女孩的内在品质也应该由爸爸来培养,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爸爸的严格并不够,妈妈要扮好那个看门人的角色,适当地进行心理抚慰。就像一杆天平,只有父母两个人分别站住一头,才能平衡稳定,不会向一边过度倾斜。
夏辉出现这个问题时,也是在十四五岁。他有早恋的倾向,多愁善感,缺乏一些决断力。具体表现在:
1. 遇到事情他会叹气,夸大困难,并将责任推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