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莫比智商,相信孩子能行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作者:闫江敏 2017-04-13 14:07
第五节 莫比智商,相信孩子能行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他需要培养,但不能拔苗助长。
小阳的妈妈天资聪颖、心灵手巧,看着小孩写字、算数慢慢腾腾的就着急,再看看小学课本如此简单,恨不得一口气给他讲明白。
每天放学后,她都要给孩子介绍如何运算会更简便,如何记忆会更牢固。慢慢地,孩子越来越依赖妈妈,妈妈不在就不做作业。
可是妈妈给孩子定下了规矩,放学后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出去玩儿。孩子小,妈妈没时间就乖乖地等,等着妈妈回来后,妈妈再一个一个地讲。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发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也不会,更确切地说,是孩子根本就不想,甚至不看。
妈妈问孩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不会吗?”
开始,孩子委屈地说:“我想知道你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孩子一天天长大,给妈妈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了。同样的问题,有时候,孩子会顽皮地说:“我还没看题呢!”
每天放学回家后,孩子为了早一点出去玩儿,每个题都要问妈妈。
孩子上三年级了,妈妈觉得自己没少下工夫,但孩子的成绩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于是,妈妈开始变本加厉,放学之后更不让孩子玩了,要好好地给孩子开小灶。
妈妈的讲解不绝于耳,但是仍不见效果。妈妈的耐心逐渐地消磨殆尽。“你怎么连这个也不会呀!”这成了妈妈的口头语。
这种话说多了,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有时候被妈妈说得太狠了,也不免回敬一句,“你小时候什么都会吗?”
孩子上四年级时,一天放学回来,拿回一个字谜,让妈妈猜。妈妈猜了几遍都没有猜对,孩子高兴了:“原来你也有不知道的!”
其实,孩子的智商很高,但是,从一开始家长就一直在遏制孩子思维的发展,甚至急于求成,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总希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作为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自己倒是很欣慰,可孩子越来越沮丧,因为,无论如何,孩子都不如妈妈。
其实孩子小时候,最希望别人说他行,说他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他需要培养,但不能拔苗助长。
小阳的妈妈天资聪颖、心灵手巧,看着小孩写字、算数慢慢腾腾的就着急,再看看小学课本如此简单,恨不得一口气给他讲明白。
每天放学后,她都要给孩子介绍如何运算会更简便,如何记忆会更牢固。慢慢地,孩子越来越依赖妈妈,妈妈不在就不做作业。
可是妈妈给孩子定下了规矩,放学后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出去玩儿。孩子小,妈妈没时间就乖乖地等,等着妈妈回来后,妈妈再一个一个地讲。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发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也不会,更确切地说,是孩子根本就不想,甚至不看。
妈妈问孩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不会吗?”
开始,孩子委屈地说:“我想知道你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孩子一天天长大,给妈妈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了。同样的问题,有时候,孩子会顽皮地说:“我还没看题呢!”
每天放学回家后,孩子为了早一点出去玩儿,每个题都要问妈妈。
孩子上三年级了,妈妈觉得自己没少下工夫,但孩子的成绩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于是,妈妈开始变本加厉,放学之后更不让孩子玩了,要好好地给孩子开小灶。
妈妈的讲解不绝于耳,但是仍不见效果。妈妈的耐心逐渐地消磨殆尽。“你怎么连这个也不会呀!”这成了妈妈的口头语。
这种话说多了,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有时候被妈妈说得太狠了,也不免回敬一句,“你小时候什么都会吗?”
孩子上四年级时,一天放学回来,拿回一个字谜,让妈妈猜。妈妈猜了几遍都没有猜对,孩子高兴了:“原来你也有不知道的!”
其实,孩子的智商很高,但是,从一开始家长就一直在遏制孩子思维的发展,甚至急于求成,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总希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作为激发孩子上进的动力。自己倒是很欣慰,可孩子越来越沮丧,因为,无论如何,孩子都不如妈妈。
其实孩子小时候,最希望别人说他行,说他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