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章节目录 > 第六节 先成人,后成才,孝顺教育第一位

第六节 先成人,后成才,孝顺教育第一位(2/2)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作者:闫江敏 2017-04-13 14:07
人了,从来没有干过活儿,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洗。不干活就去学习,这也不错,可是他们学习也不行!

    试想,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身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德才兼备,“德”居首位,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可能独立于各方面的成长之外。

    “爸妈养你不容易,要知道孝敬父母”。这话为孩子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直接的、实际的。

    给爸爸递条毛巾是孝敬爸爸,给爸爸沏杯茶是孝敬爸爸,帮爸爸分担家务是孝敬爸爸,看爸爸的眼色行事也是孝敬爸爸。只要孩子有了孝心,就会想方设法做让爸爸高兴的事。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是不是孝敬爸爸?考出好成绩,靠自己的实力升学是不是孝敬爸爸?这都是孩子顺势思考的问题。孩子心里有这么明确的目标,生活便既是简单的、具体的,也是充实的。

    青少年时期经常和爸爸在一起,这个孩子本身就是幸福的。做爸爸喜欢的事,给爸爸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爸爸要干什么了,你就跟着搭把手,看爸爸的眼色行事。”仅这一点,就足以培养孩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

    爸爸在干什么?怎么做爸爸才会高兴?孩子从小就要动脑筋思考。孩子在小事上善解人意,慢慢就会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上学了,老师在讲什么?老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些孩子也会积极思考,因为他已经习惯于思考了。这个原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应用?他也会认真地思考,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善于思考的品质。

    “我从来不要求他考多少分,考第几名。我只是告诉他,只要尽力就行了。”不提目标,又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就看他自己是否尽力了。充分相信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依赖别人。一旦孩子把学习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等不靠。

    我特别欣赏张老师的教子方略,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先**,后成才;不仅仅收获一个孝子,还会为社会培养一个栋梁之才。

    教子心经

    ● 张老师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身教重于言教,责任意识也成了孩子一个自然的习惯,做什么事都要和爸爸一样做到最好,学业更不例外。所以,孩子在做了爸爸的乖儿子同时,学习也不会错。

    ● 教育孩子从具体的形象问题入手,“要爱你的妈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很难爱别人。

    ● 人的思维都受定式的影响,给爸爸递条毛巾是孝敬爸爸,帮爸爸分担家务是孝敬爸爸,看爸爸的眼色行事也是孝敬爸爸。只要孩子有了孝心,就会想方设法做让爸爸高兴的事。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考出好成绩,靠自己的实力升学,都是在孝敬爸爸。这都是孩子顺势思考的问题。孩子心里有这么明确的目标,生活便既是简单的、具体的,也是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