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章节目录 > 第七节 手到心到,这样听课效果最好

第七节 手到心到,这样听课效果最好(2/2)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作者:闫江敏 2017-04-13 14:07
了手不离笔、笔不离纸,对将来的学习一定有好处。你自己这样用心,妈妈很高兴。”

    杜老师采用积极的暗示策略,告诉孩子老师非常关注他,并将上课时应该怎么做,分时分批地教给孩子。

    之前,孩子或许偶尔有这样的表现,但是,当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妈妈的表扬之后,他会继续好好表现。只要他每一节课都这样去做,良好的听课习惯就会养成,为他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杜老师之所以给他讲“手不离笔、笔不离纸”,是因为许多上了高中的孩子上课不带笔、没有本儿,不做笔记。老师说轻了,他不听,说重了,他反感,有的学生,高中三年都找不到一个完整的笔记本。“好记性抵不过烂笔头”,更何况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过目不忘呢?

    第一,学生上课时,心、口、手不能并用,上课就容易走神,半路上开一会儿小差,后面的课就很难跟上。

    第二,感觉、知觉、理解、记忆是相辅相成的,感知明确,理解、记忆才更容易。

    第三,在小学,听得多、写得少。上了初中如果不培养孩子快速记笔记的能力,就会影响孩子书写能力的提高。到了高中,课容量增大,如果手上功夫不行,会很难适应。

    第四,这种只听不写的习惯一旦养成,到了高中差距特别明显。上课他不记,复习的时候手头没有资料。人家的笔记本天天翻,天天看,越翻越熟,到了期末成老熟人了。他呢,就像狗熊掰棒子。

    第五,学生上到高中以后,很快步入成年,不经意间形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另外,快速记笔记的能力也不是一日之功,学习任务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的输入、输出系统不灵活,再好的CPU也很难发挥作用。所以,认真记笔记的能力在初中必须养成。

    “手不离笔,笔不离纸,积极思考,该听就听,该记就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这些,心思就会用在课堂上,只有用心专一,才能学有所成。

    发现问题不是简单地指正,而是循循善诱、正确引导,这是老师的职业特点造就的。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愿杜老师的教子方略让更多的人受益。

    教子心经

    ●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多与老师沟通。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纠正起来比高中的学生容易得多。如果能及时教给孩子一些好方法,孩子的学习就会更顺利。

    ● 每一科的老师在第一节课,都要介绍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老师说一遍就记住了,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强调。如果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第一种情况,你就可以省心了,属于第二种呢,就应该和老师多交流,双管齐下,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之后,就会慢慢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