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史上最牛思想史章节目录 > 第十九章 叔本华——是什么让我们改变(二)(2)

第十九章 叔本华——是什么让我们改变(二)(2)(2/2)

史上最牛思想史作者:闲茶 2017-04-13 14:05
新兴工业城市,德累斯顿。刚到这里时,他还故意装出一副开朗活泼的模样,经常穿着华美的礼服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周旋在时尚达人之中。但很快他就装不下去了,从小缺爱的经历早已使得孤僻深入骨髓,试问一个连妈妈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学会爱别人?他渴望被人重视,却又不知如何与人相处;他明明也有七情六欲,却肆意贬低女人矮小、窄肩、**、短腿,毫无美感!这样哪个女人会真正喜欢他?日子一天天过下去,他的痛苦与日俱增,这种痛苦又造就了他许多的怪癖。

    比如每天晚上他都将一把手枪放在枕头下,一扣扳机就能致人于死地,为的是怕人趁他睡着后谋杀他。

    他绝对禁止理发师给他刮脸,为的是怕理发师会割断他的喉咙。

    他还怕别人来偷东西,因此在房间里的一些贵重物件上贴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此物不值钱”。只是可惜,看来他并不懂中国“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故。

    最遭人非议的,是他嫌邻居,一个做裁缝的老太太吵到了他,一怒之下,他把人家直接推下了楼梯,摔断了老太太的胳膊。经法院判决,他不仅要负担全部医药费,还必须养这老太太一辈子。

    这一养就是二十年,待到这个顽强的老太太死了以后,他如释重负,在日记中写道,“老太婆终于死了,我很欣慰,十分欣慰。”

    在这里,他没有亲人,深爱的父亲早已逝去,理论上最亲的母亲却视他为仇人;他没有朋友,连一个逢场作戏的都没有,甚至以孤独闻名的尼采都比他强点,因为后者好歹还有一个,用尼采本人的话说,“有一个和一个都没有,可是天壤之别。”他还不信上帝,普通人可以通过信仰来实现痛苦转移,可他显然不是普通人,不仅是上帝,实际上他谁都不信,除了他自己。

    但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说的一样,上帝关了门,会给你开一扇窗户。彻底失去外界的牵绊,换来的是写作上的心无旁骛。孤独的叔本华由此写出了旷世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说是“旷世”,毫不夸张。这一是因为本书的影响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哲学界里绝对可以排进前三。这二嘛,是因为刚出版时,根本就无人问津!好不容易有人买了一本,一问,人家是准备拿回去垫桌子腿的。等到被人重视之时,叔本华离死也没几年了。

    当然,他比卡夫卡、曹雪芹、梵高等人还是幸运了很多,毕竟,很多人一直到死都没有等到这一天。

    至于为什么无人问津,这恐怕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此时普鲁士已经打败了拿破仑,德意志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国家统一的伟大前景开始进入人们的脑海,工业革命带来的繁荣昌盛让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都尝到了甜头,总而言之,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此大家喜欢的是同样乐观积极的黑格尔,而不是刻薄消极、成天埋汰人的的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