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康德——所谓完美,那叫不可能(3)
《史上最牛思想史》作者:闲茶 2017-04-13 14:05
第十七章 康德——所谓完美,那叫不可能(3)
再做了整整十五年讲师之后,康德终于得到学校认可,由临时工转正,头衔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工资高,福利好,有社保。
生活有了充分的保障,康德再也不必像之前那么辛苦工作了。以前康德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现在呢?每天至多上两节课,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干自己喜欢的事,读书,沉思,写作。
而且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下午一点准时吃午饭,三点半则准时出门散步,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以至于附近的邻居把他当作了活闹钟,一看到康德出现,纷纷掏出怀表来校对时间,反倒是对近在咫尺的教堂的大钟充耳不闻。
只有一次例外。
有一天,康德正在读法国著名作家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被书中动人的情节、精彩的论断深深吸引住了,为了一口气读完,他毅然放弃了每天的例行散步。这可苦了那些邻居,见不到康德,就像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没有准时播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表面上康德形同机器人,为人处世简单又有规律,实际上他的内心,正在经历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备受煎熬。平静的外表下,两股力量正在你争我夺,打得热火朝天。
作为英伦三岛盎格鲁-撒尔逊人的直系后裔,康德天生讨厌空谈,对紧贴生活的经验派有天然的亲近。但他生在德国,长在德国,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理论派的熏陶。这就让他左右为难,到底选哪边?要知道站错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难懂要像《天龙八部》里的乔峰那样,身为契丹人,却被汉人养大,最后闹得两边不讨好,纵然武功盖世,最后也只得自尽了事?
还好,搞学术的康德不像练武的乔峰那么执着,他可不会一气之下杀身成仁,以生命为代价来一次死谏,感化那些顽固不化的知识分子们。我们的康德还是相当懂得变通的,学术上的矛盾毕竟不像民族矛盾那样,非得争个你死我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
经验派之所以走到了尽头,在于他们否定了自然世界的存在,我们无法取得世间万物所有的经验,因此感受到的一切都不可信,就像沙滩上盖的房子,猛然一下坍塌了。那么,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理论派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精心构建的理论大厦,最后发现不过是在闭门造车,毫无实际用处。那些自以为在理论大厦下得到庇护的人们,现在该前往何方?
双方越是面临困境,攻击对方就越起劲,反正内部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不如向外攻击,来个矛盾转移。这可是久经考验的妙招,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包括一战、二战,其爆发根源就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德国著名军事家,《战争论》的作者克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做了整整十五年讲师之后,康德终于得到学校认可,由临时工转正,头衔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工资高,福利好,有社保。
生活有了充分的保障,康德再也不必像之前那么辛苦工作了。以前康德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现在呢?每天至多上两节课,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干自己喜欢的事,读书,沉思,写作。
而且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下午一点准时吃午饭,三点半则准时出门散步,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以至于附近的邻居把他当作了活闹钟,一看到康德出现,纷纷掏出怀表来校对时间,反倒是对近在咫尺的教堂的大钟充耳不闻。
只有一次例外。
有一天,康德正在读法国著名作家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被书中动人的情节、精彩的论断深深吸引住了,为了一口气读完,他毅然放弃了每天的例行散步。这可苦了那些邻居,见不到康德,就像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没有准时播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表面上康德形同机器人,为人处世简单又有规律,实际上他的内心,正在经历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备受煎熬。平静的外表下,两股力量正在你争我夺,打得热火朝天。
作为英伦三岛盎格鲁-撒尔逊人的直系后裔,康德天生讨厌空谈,对紧贴生活的经验派有天然的亲近。但他生在德国,长在德国,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理论派的熏陶。这就让他左右为难,到底选哪边?要知道站错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难懂要像《天龙八部》里的乔峰那样,身为契丹人,却被汉人养大,最后闹得两边不讨好,纵然武功盖世,最后也只得自尽了事?
还好,搞学术的康德不像练武的乔峰那么执着,他可不会一气之下杀身成仁,以生命为代价来一次死谏,感化那些顽固不化的知识分子们。我们的康德还是相当懂得变通的,学术上的矛盾毕竟不像民族矛盾那样,非得争个你死我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
经验派之所以走到了尽头,在于他们否定了自然世界的存在,我们无法取得世间万物所有的经验,因此感受到的一切都不可信,就像沙滩上盖的房子,猛然一下坍塌了。那么,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理论派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精心构建的理论大厦,最后发现不过是在闭门造车,毫无实际用处。那些自以为在理论大厦下得到庇护的人们,现在该前往何方?
双方越是面临困境,攻击对方就越起劲,反正内部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不如向外攻击,来个矛盾转移。这可是久经考验的妙招,人类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包括一战、二战,其爆发根源就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德国著名军事家,《战争论》的作者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