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三天读懂心理学章节目录 > 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社会的未来看教育(7)

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社会的未来看教育(7)(2/2)

三天读懂心理学作者:彭浩川 郭海东 2017-04-13 14:02
盗自行车追回来。不料儿子却突然转头,捡起砖头狠狠砸向了父亲,一下,两下,三下,直到不远处工地上的人们匆忙赶来,他才被迫停住了手。而此时,这位善良的父亲却再也爬不起来。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被亲生儿子活活砸死。

    对于这个弑父青年,母亲和邻居一提起他就满腔愤恨。原本,他是父母心中的希望和骄傲,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并就读当地的重点中学,当时父母让他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里。不料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那个亲戚竟然当着很多人的面将他赶出了门。

    正值逆反期的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从此,上学不用功,跟老师对着干,并与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打成一片,最后,还自己提出了退学。退学后,父母不断对他进行教育,但是,他一句也听不进去,父母越唠叨,他就越反感,甚至狠狠地将魔爪伸向了母亲……

    父亲也打过他,可是这种打骂并没有换回他的良知,他在村里调戏妇女、偷窃东西、野蛮耍狠。渐渐地,村里的人都怕他,父母也越来越管不住他。直至父亲被他活活砸死后,他也没有认为自己对不起谁。

    实际上,这起悲剧的发生是多方原因造成的。这当中有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有那位亲戚将其赶出家门的狠心之举,还有学校在心理教育上的空白。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不得不这样认为,尽管父母在这个悲剧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让人心存疑虑。

    心理学家认为,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首先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参与孩子的活动或与孩子一起交谈;其次要尊重孩子,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对孩子事事干预,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

    特别是当孩子出差错的时候,父母在引导孩子认识与检讨错误的同时,应多理解少责怪,更不要埋怨、打骂、唠叨,要充分相信孩子能够及时地改正缺点与错误,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再次,父母应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应放下长辈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对孩子的不同意见,父母应启发诱导;对孩子所抱的期望要切合实际,切莫以过高的期望来“压迫”孩子。

    而故事中的父母恰好相反,在孩子的逆反期,他们不仅没有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反而让孩子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里。当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严重转变时,父母不但没有及时帮助他纠正过来,反而还同意他退了学。在这里,我们不想指责伤透心的父母,但是,他们的教育例子,不得不为所有家庭提一个醒:孩子逆反期,需要的是关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