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三天读懂心理学章节目录 > 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社会的未来看教育(3)

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社会的未来看教育(3)(2/2)

三天读懂心理学作者:彭浩川 郭海东 2017-04-13 14:02
,孩子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也有的妈妈会笑着对别人说:“你看,我的孩子真是没用,不会叫人。”虽然是对别人说的,说者无心,听者却有心。孩子记在心里,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自卑感。

    心理学家建议:如果孩子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如果孩子没有能力做好,妈妈就应该拿出母爱的宽容,再次耐心地教育引导。

    激励心理

    激励是孩子成功的巨大动力

    四川大学心理学专家格桑教授指出,在某一阶段,物质方面的奖励,能使孩子在精神上产生满足感、情绪上产生愉悦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试试看。而一旦发现孩子能做好这件事情,或已经做好了这件事情。家长就应该适当地作出奖励,激励孩子的成功和再次成功。

    老李的儿子今年5岁。一天,老李去幼儿园接他的时候,发现他情绪很低落。幼儿园老师解释说:“今天我们班办了场拍皮球比赛,进入前10名的都得到了奖状。熙熙没能进入前10名,所以我们没有给他发奖状。”回家的路上,老李笑着对儿子说:“儿子,这次没得奖没关系,咱们回家再练练,争取下次得奖。”儿子回家后果真很努力,一遍一遍地练习。为了鼓励儿子,老李答应儿子,要是进入前10名,就给他买一个新皮球。

    第二次拍皮球比赛中,儿子果然进入前10名。看着高兴的儿子,老李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并特地买了一个新皮球作为奖励,在皮球上写上“奖给我的儿子,拍皮球努力奖”。

    之后,老李又对儿子说:“你要是学习成绩能考进前10名,老爸就送你一个最新款多功能的文具盒!”结果,儿子的文化课得了第1名。看来,有的时候,物质奖励非常有利于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进步。

    不过,物质奖励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若长期受到物质刺激,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奖励。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