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三天读懂心理学章节目录 > 第六章 经商心理学:商场如战场(14)

第六章 经商心理学:商场如战场(14)(2/2)

三天读懂心理学作者:彭浩川 郭海东 2017-04-13 14:02
这样,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条宽阔的道路。

    有无效应

    财路在绝望中产生

    创造财富的道路上,很多人经历过挫折,内心痛苦已达到一个临界点。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自己的痛苦是天下最深切的痛苦。于是,他们不仅要承担事件本身带来的痛苦,还要承担把这些痛苦看成是生活的绝望。

    心理学家说,如果这样,人的痛苦就会扩大化、绝对化。而人在痛苦绝望时,会伴有灾难化认知,觉得自己已经完了,跨不过这道坎了。这些心理会使其一蹶不振,丧失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甚至导致自残、自杀等。

    一头老驴,掉到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很深,根本爬不上来,主人看他是老驴,懒得去救他了,让他在那里自生自灭。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地希望。 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很生气,应该天天去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他的主人不要他,就算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仍在他旁边。可是有一天,他决定改变他的人生态度,他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到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终于有一天,他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无论人生走到哪一步都不能够绝望,同时,我们还要从心理学上深入了解绝望的心理机制。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心境形成的过程。

    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第一步: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

    第二步: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后来有很多学者采用其他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