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三天读懂心理学章节目录 > 第二章 说话心理学:话是开心锁,看你怎么说(6)

第二章 说话心理学:话是开心锁,看你怎么说(6)(2/2)

三天读懂心理学作者:彭浩川 郭海东 2017-04-13 14:02
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在这里我想到了在“5·12”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范美忠恰恰就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说了话,逃跑行为本来是个人行为,尽管是不光彩的事,但是,从生命的角度出发,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在关键时刻舍弃自己的生命救别人。但是,逃跑了,就不应该洋洋自得的炫耀,或者当作理论一样宣布,也许在人们的巨大悲痛心情平息的时候说,也不会引起众怒,但是,范美忠在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和愤怒的时候说出自己弃学生于不顾,率先跑出教室的事情,这样做无疑是把群众在地震过后所无法发泄的痛苦与怒火往自己身上转移。

    做事、说话就是不看具体的场合和具体情况而定。就如同当着和尚说秃子,看着瘸子说短话。让听话人恼火和不愉快。

    心理学中有所谓的心理创伤症,当人们经历或看到灾难后会产生痛苦、不安,烦躁甚至忧郁的情绪。这个时候如果不发泄的话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而范美忠就在这时发表了言论,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大家纷纷把积聚在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

    当然还有沙朗斯通,当她说“中国地震是报应”之后,让人们受到了难以言表的伤害,一个人如此运用她的影响力,来表达其反人性的丑恶,令人发指。

    坦白说,范美忠与沙朗斯通的言论性质还是不一样的。逃跑的情节严重性比不了那些建了不合格的楼房的人。在电视报道中我们看到有些学校的建筑完全不合规格,导致大楼倒塌,但是,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关注建楼者,人们却愤愤而谈范美忠的逃跑,就是因为他不该在大家悲伤的时候高调讲出他的理论。尽管我们有言论自由,但是请别忘了,我们有道德底线,这样讲的后果是会伤害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