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老庄论道章节目录 > 六、庄子论天命(2)

六、庄子论天命(2)(2/2)

老庄论道作者:罗安宪 2017-04-13 14:00
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一个人是什么样或成为什么样,很大程度上是由命运预先安排的,并不是一个人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在《德充符》中庄子还讲过一句话: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地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但是只有松树和柏树得了地的正气,所以它们在冬天的时候,还是郁郁葱葱;我们每个人都是应天而生,但是只有尧和舜得到了天的正气,所以他们能够成为民众的领袖。

    每个人都是受命而生,但绝大多数的人只是普通人,就像天地间的万物一样,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物。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认的。

    在庄子看来,命之为命,即在于非人力之所能为,即在于非人力所能违抗。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对于天命、对于大人、对于圣人之言都应当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庄子讲:“天下有大戒二。”戒就是戒条,就是戒律,就是必须遵守的条律。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间世》)

    在庄子看来,人一生中有两个东西是不可违抗的,一个是命,一个是义。父子关系是冥冥之中一种命定的关系。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纯粹偶然的,这种偶然里又带有一种必然性,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其他一种情况?一个人想要对此做出解释,但又无法解释,或解释不清楚。所以,人们用命来解释,认为这就是命。一个人之所以如此,是命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