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庄子之道(3)(2/2)
《老庄论道》作者:罗安宪 2017-04-13 14:00
道是无。我说:你错了,道不是无,道是有。他说:好,我知道了,道是有。我说:你又错了,道不是有,道既是无,也是有。他说:好,我知道了,道既是无,也是有。我说:你又错了,道既不是无,也不是有。
其实,关于道的每一次回答,在我本来没有错,而当你再说的时候就错了。我知道我所说的话的含义,我知道我说的话指的是什么,而你再说的时候,它的意思就变了,你把指当成了所指本身。
那么,一个人怎样知“道”?一个人怎样安“道”?一个人怎样得“道”?这并非不是问题,但不是通过语言可以道明的问题。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只是渡河的桥梁,但却不是你要抵达的彼岸。
3. 道不可言
在庄子看来,道是什么?这不是可以用言语说明的,也是无法用言语说清楚的。
道是一个全,而我们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全。肯定的不是全,否定的也不是全。一个一个加起来,也不会得到一个全,还只是一个偏。偏与全的区别不是程度和等级上的区别,而是本质上的区别。偏一些和偏很多,都是偏,从都是偏的意义上讲,是没有区别的。
“道”不是万事万物中的任何的一物,即使将所有的物加起来,仍然只是物,并不是“道”。
其实在中国佛教史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是有的。相传菩提达摩把禅宗从印度传入到中国,菩提达摩由此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后代不少禅师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佛祖西来意”?菩提达摩为什么要把禅宗从印度传入到中国?他用意为何?在佛教史上,提到这个问题的人非常多。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无从回答。
其实,关于道的每一次回答,在我本来没有错,而当你再说的时候就错了。我知道我所说的话的含义,我知道我说的话指的是什么,而你再说的时候,它的意思就变了,你把指当成了所指本身。
那么,一个人怎样知“道”?一个人怎样安“道”?一个人怎样得“道”?这并非不是问题,但不是通过语言可以道明的问题。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只是渡河的桥梁,但却不是你要抵达的彼岸。
3. 道不可言
在庄子看来,道是什么?这不是可以用言语说明的,也是无法用言语说清楚的。
道是一个全,而我们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全。肯定的不是全,否定的也不是全。一个一个加起来,也不会得到一个全,还只是一个偏。偏与全的区别不是程度和等级上的区别,而是本质上的区别。偏一些和偏很多,都是偏,从都是偏的意义上讲,是没有区别的。
“道”不是万事万物中的任何的一物,即使将所有的物加起来,仍然只是物,并不是“道”。
其实在中国佛教史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是有的。相传菩提达摩把禅宗从印度传入到中国,菩提达摩由此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后代不少禅师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佛祖西来意”?菩提达摩为什么要把禅宗从印度传入到中国?他用意为何?在佛教史上,提到这个问题的人非常多。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无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