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自己(2/2)
《无法证实的爱-梅芷散文集》作者:无法证实的爱-梅芷散文集 2017-04-13 14:00
语和学写作,我也不能免俗。可是,啃了几年医书,发现自己的病已属不治,我明智地放弃了;学外语,做过翻译梦,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译作,终因找不到"原文"也放弃了;于是,我走了第三步,学写作。
我只读过两年初中,水平之低可想而知。可我自幼爱好文学,梦想长大了可以成为作家。从1981年起,我开始系统的自学,啃完了大学中文本科的全部教材,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便以为自己差不多可以一试身手了。然而,我失败了。文章写出来投出去后,或如泥牛入海,或如鸟儿恋巢,折腾数年,一文不名。于是,有人劝我,你能活下来已是不易,何苦自己捉弄自己?还有人认为,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足不出户,写得出什么来?更有甚者,一位编辑在退稿条上写道:"捏造生活捏造情节"。
可我不甘心啊!默默苦读几年后,我又写了一篇小小说《茶瓶》,没想到这仅800字的小文,居然改变了我整个儿的思维。《茶瓶》是在寄出后的第六天就发表出来的,当时
,因为这个,我兴奋得几乎晕倒。我想得很多,我的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吗?也许是。但我也省悟到,我实在不应该过份注重自己的"残疾"。除《茶瓶》外,以前我投稿,总要注上自己的"特殊身份",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我"没有生话"、只能"捏造生活"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茶瓶》可以说是我的处女作,刊发在1990年3月18日的《舟山日报》上。我从此自信心大增。说来也怪,我仿佛突然"会写文章"了。只要写得出来,就不愁发不出来。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劝我改弦换辙、找一些"力所能及"干干的"权威",忽然也换了口气。
如今,我已在《中国残疾人》、《小说月刊》、《年轻人》、《新民晚报》、《齐鲁晚报》、《重庆晚报》、《燕赵晚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二百余篇文章,有的还获了奖。我觉得自己能直面人生,勇敢地活下来,而且活得有所意义,确实不容易,最起码我不会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的"废人"了。我相信,除了肢体残疾外,我与别人没什么区别,我同样可以以"人"的眼睛观察世界,以"人"的脑袋思维人生,以"人"的心灵赞美生活、赞美爱与美的一切!
我知道,我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要做,也有许许多多事情能做。我会用我的爱去爱每一个爱我的人,我会尽我的心力去拥抱生活、讴歌生活。因为,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只读过两年初中,水平之低可想而知。可我自幼爱好文学,梦想长大了可以成为作家。从1981年起,我开始系统的自学,啃完了大学中文本科的全部教材,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便以为自己差不多可以一试身手了。然而,我失败了。文章写出来投出去后,或如泥牛入海,或如鸟儿恋巢,折腾数年,一文不名。于是,有人劝我,你能活下来已是不易,何苦自己捉弄自己?还有人认为,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足不出户,写得出什么来?更有甚者,一位编辑在退稿条上写道:"捏造生活捏造情节"。
可我不甘心啊!默默苦读几年后,我又写了一篇小小说《茶瓶》,没想到这仅800字的小文,居然改变了我整个儿的思维。《茶瓶》是在寄出后的第六天就发表出来的,当时
,因为这个,我兴奋得几乎晕倒。我想得很多,我的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吗?也许是。但我也省悟到,我实在不应该过份注重自己的"残疾"。除《茶瓶》外,以前我投稿,总要注上自己的"特殊身份",这很容易让人产生我"没有生话"、只能"捏造生活"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茶瓶》可以说是我的处女作,刊发在1990年3月18日的《舟山日报》上。我从此自信心大增。说来也怪,我仿佛突然"会写文章"了。只要写得出来,就不愁发不出来。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劝我改弦换辙、找一些"力所能及"干干的"权威",忽然也换了口气。
如今,我已在《中国残疾人》、《小说月刊》、《年轻人》、《新民晚报》、《齐鲁晚报》、《重庆晚报》、《燕赵晚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二百余篇文章,有的还获了奖。我觉得自己能直面人生,勇敢地活下来,而且活得有所意义,确实不容易,最起码我不会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全的"废人"了。我相信,除了肢体残疾外,我与别人没什么区别,我同样可以以"人"的眼睛观察世界,以"人"的脑袋思维人生,以"人"的心灵赞美生活、赞美爱与美的一切!
我知道,我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要做,也有许许多多事情能做。我会用我的爱去爱每一个爱我的人,我会尽我的心力去拥抱生活、讴歌生活。因为,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