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趣味哲学章节目录 > 附录一:本书所涉及哲学概念解释:(4)

附录一:本书所涉及哲学概念解释:(4)(2/2)

趣味哲学作者:崔金生 2017-04-13 13:56
的存在主义者亦然。

    占有

    亦称同化,解释学用语,指使异已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东西,即使文本与解释者的疏远不再存在。

    功利主义

    一种伦理学和政治学理论,即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其道德属性,认为最值得追求的结果就是最大多数人的至善,而“善”是根据快乐和无痛苦来加以定义的。

    东方哲学

    与西方哲学相对,印度、中国、朝鲜、日本、斯里兰卡、越南等国和中亚、西亚国家的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东方各国的哲学相互影响,形成东方哲学的特点,阿拉伯哲学为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联结点。

    有效性

    一种论证的特性。如果一个论证的结果是从前提中得出的,那这个论证就是有效的。这并非必然意味着结论就是正确的,如果某个前提是错误的,那么结论就是错误的,而论证本身则仍然是有效的。

    平衡

    瑞士皮亚杰用语,指认识过程在同化与顺应的变化中达到暂时的稳定图式的状态。

    可能性:

    与现实性相对,指事物形成中潜在的发展条件。

    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指客观事物潜在的种种发展趋势,现实性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事物的发展由可能转为现实,现实中又蕴含着新的可能。

    可证实性

    一个陈述或一组陈述的特性,即这些陈述可以被经验证据证明为真。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可证实的经验陈述才是有意义的。休谟和波普尔揭示出,科学定律是无法证实的。

    可能世界中的最好世界

    德国莱布尼茨用语,指现实世界,认为现实世界是上帝所选中的最好的世界,虽有恶存在,但也是最低限度的恶,是善的陪衬,因为上帝的单子超越于一切其它单子,他按自己设计创造世界,并选择了可能世界当中最好的一个。

    世界

    在哲学中,“世界”一词具有特殊意义,意指“全部经验实在”,因此可以等同于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经验。

    可能世界

    模态逻辑语义学的概念,指必然世界以外的可能的或虚构的世界。德国莱布尼茨首先提出,认为世界是可能事物情况的组合,每一个由可能的,具有不同性质的事物所形成的组合,就是一个可能世界,这样的世界有无穷多个。

    可信度

    英国罗素用语,指一个有理性的人对某一事物可以给予的相信的程度,凡是我们愿意相信的事物都只有一种“可信度”或“可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