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本书所涉及哲学概念解释:(1)(2/2)
《趣味哲学》作者:崔金生 2017-04-13 13:56
加以研究,以便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与之相对的是综合,即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分析判断:
只有通过分析判断本身才能判别其对或错的判断。与之相对的是综合判断,即只有根据自身之外的事实才能判别其正确的判断。
个体化原理:
德国叔本华用语,原为经院哲学用语,借以指关于时间——空间的理论。叔本华认为时间——空间是主体的先验直观方式,是和物质统一的。它是意志外化的一个条件。
先验:
在经验之先,其真理性就已被认识到。与之相对的是经验,其真理性只能从经验中获得。
义务:
伦理学用语,指人在社会行为中对别人所担负的责任。
认知:
任何一种认识活动或认知活动。
天赋性:
哲学术语,指一些观念和原则在人诞生时即已存在的性质。
概念:
一种想法或观念;一个词或术语的意义。
下意识:
在心理学上,一般指未被意识到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同义。
无意识:
德国哈特曼用语。用以说明终极实在的性质。他认为,无意识是宇宙的基本原则,是无所不包的存在的基础。它有两个互相关联而不可归约的属性——意志和理念,与此相应,它也具有两种功能。
偶然性:
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两种可能性都有。与之相对的是必然性。
宇宙论:
对整个宇宙的研究。宇宙论的问题可能是哲学问题,也可能是科学问题。
大宇宙:
西方哲学术语,指整个世界。
小宇宙:
西方哲学术语,指人,大小宇宙是表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对范畴,这一思想一般认为始于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这一学说认为相似的东西为相似的东西所知觉。
分析判断:
只有通过分析判断本身才能判别其对或错的判断。与之相对的是综合判断,即只有根据自身之外的事实才能判别其正确的判断。
个体化原理:
德国叔本华用语,原为经院哲学用语,借以指关于时间——空间的理论。叔本华认为时间——空间是主体的先验直观方式,是和物质统一的。它是意志外化的一个条件。
先验:
在经验之先,其真理性就已被认识到。与之相对的是经验,其真理性只能从经验中获得。
义务:
伦理学用语,指人在社会行为中对别人所担负的责任。
认知:
任何一种认识活动或认知活动。
天赋性:
哲学术语,指一些观念和原则在人诞生时即已存在的性质。
概念:
一种想法或观念;一个词或术语的意义。
下意识:
在心理学上,一般指未被意识到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同义。
无意识:
德国哈特曼用语。用以说明终极实在的性质。他认为,无意识是宇宙的基本原则,是无所不包的存在的基础。它有两个互相关联而不可归约的属性——意志和理念,与此相应,它也具有两种功能。
偶然性:
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两种可能性都有。与之相对的是必然性。
宇宙论:
对整个宇宙的研究。宇宙论的问题可能是哲学问题,也可能是科学问题。
大宇宙:
西方哲学术语,指整个世界。
小宇宙:
西方哲学术语,指人,大小宇宙是表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对范畴,这一思想一般认为始于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这一学说认为相似的东西为相似的东西所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