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趣味哲学章节目录 > 第十章:思想大厦的宏伟框架(8)

第十章:思想大厦的宏伟框架(8)

趣味哲学作者:崔金生 2017-04-13 13:56
    第十章:思想大厦的宏伟框架(8)

    1809年,21岁的叔本华就读于哥廷根大学,为时两年。

    第一学期在医学系学习,第二学期的时候才转到了哲学系。在这里,物理学、化学、植物学这几门自然科学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在随后的学期里,他仍醉心于自然科学、解剖学、生理学,天文学和气象学也成为了他的注意中心。

    此外,他还听完了人类学课程。不过,第二学年,哲学激起了他的兴致,“神妙的柏拉图”、“令人惊叹的康德”使他着迷。

    他在1811年写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哲学,就像是攀登高耸入云的山峰,沿途只有唯一的一条砾石荆棘遍布的小路,愈往上走就愈陡峭、愈荒凉……”

    哲学感悟: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探究自己研究学问的方向,是伟大人物成功的前提所在。

    (7) 叔本华错过了诗人拜伦

    叔本华曾经十分崇敬英国的浪漫派诗人拜伦,为结识这位让自己倾心的诗人,他专程来到了英国。他甚至还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拜伦的诗句:“难道群山、波涛和苍天,不是我的一部分,不是我心灵的一部分,正如我是他们的一部分吗?”

    但他的这一意愿竟是由于自己不能克制自己的生命意志而未能实现。

    那天,他正和一位使自己跌入情网的夫人一起在海滨散步,远远的看见大诗人拜伦正骑马疾风而来,他身边的夫人竟失声高呼:“瞧,那个英国诗人!”拜伦的风采使这个意大利女子整天难以忘怀,而叔本华竟因为嫉妒和害怕而没有把歌德给他写的介绍信交给拜伦。

    哲学感悟:妒嫉他人会让我们在自卑中失去笑容。

    (8) 叔本华看眼色行事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到外国旅游时,因他对当地语言与币值都非常生疏,坐车上街时,便不知道应付多少钱,也听不懂司机的话。但经验告诉他,钱会说话,能说万国话。他一到目的地,就先给司机一枚硬币,假如那司机手还伸着,他就再加一枚,就这样一枚一枚地加,一面留意着司机的脸色。如果有一枚加上,司机笑脸出现了,他就知道多给一枚了,这时他便取回最后的那一枚,下车而去。

    哲学感悟: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经验,那就是,用别人的反应来对照自己的做法,而不能只以自己为中心。

    (9) 叔本华的演讲

    叔本华在一次演讲时,总有人在下面大喊:“大声点!大声点!”

    叔本华后来实在忍无可忍,就故作严肃地对会议主席说:“主席先生,将来地球末日的时候,天使拿着金号角宣布说‘到末日大审判的时间了,”我相信也必定会有一条狗在人群中叫喊‘大声点!大声点!’”

    说完后,他继续演讲,但会场中再也听不到叫喊声了。

    哲学感悟:遭遇不幸时,如果你能看出不幸中幽默的一面,你就可以很快地从窘迫中逃离出来。

    第五节:步入心中那不散的迷雾

    本节导读:实证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思辨的思想却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